小城故事多。
比赛放在玉山一中举行。夜里9时半,天色黑压压一片。宁静被打破了,晚自习的同学们鱼贯而出。自行车、助动车悠悠而过,一日的读写过后,嬉闹着回家去了。当地人说起玉山一中,无不流露着明显的骄傲。每年高考,玉山一中总会有好几个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我家的亲戚,两个儿子都是北大博士,小女儿弱了点,去了上海的同济大学。”司机张师傅的儿子以前便是玉山一中的学生,如今研究生毕业。玉山不过几十万的人口,却出了300多个博士,便有了“博士县”的美誉。玉山一中门口的道路,也被命名为博士大道。市中心的一块绿化,还造起博士榜,那些学术牛人全都榜上有名。
知识便是力量,知识能塑造眼界。在玉山的战略布局中,体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转型的重点项目。玉山人将目光锁定在台球。他们说:台球运动,根在玉山。原来,玉山出产的大理石、青石板储量达30亿立方米。已成为世界各大台球赛事第一选择的星牌台球桌都使用这里的青石板,用行家的话来说,“用了别处的材料,球桌感觉就是不行。”玉山年产3万多台球桌,15万块台球桌面,畅销世界,产值超过4亿元。
台球,是必然之选。但中式台球,却是明智之选。斯诺克太高端,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也已成型。中式台球玩的人多,却还未形成有规模的赛事与根基。高铁停靠,玉山与外部的连接更广阔了,中式台球世锦赛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小城。从第一届的100多人参赛,到今年的300多人到场,上百家媒体来到玉山报道,电视信号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类报道过万……玉山重金打造的新赛事有了回报。
中国体育产业的探索,体育基础的铺展,大城市是排头兵,小城镇更是重要的元素,后者才是中国社会的大多数。玉山,写下范本。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