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全职太太生活面面观
朱慧君
  ◆ 朱慧君

  1  那时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最早知道“全职太太”这个词,是从台湾移居来上海的安安那里。那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地点是在襄阳路上的一家咖啡吧里。一袭长裙的安安,安静地坐在长桌的一侧,见到我上楼来也只是浅浅地一笑,好像是见了老朋友一样。她身上那种闲适慵懒的感觉是我们这些正被家庭和职场双重折磨得精疲力竭的职业女士学都学不来的。

  就在那次弥漫着博尔赫斯气息的朗读会上,安安告诉我们,她是跟着丈夫从台湾移居大陆的全职太太,她的丈夫在一家台资的企业做工程师,一年前被公司派到了上海的分公司工作。他们雇了一位保姆和一位专职司机,保姆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司机负责接送孩子上学,送她去美容院做SPA,去咖啡馆会朋友。这天就是司机把她送过来的,等她完事了,只要打个电话,司机就会把车停在楼下等她上车。

  那时,我们的住房大多还没有得到改善,住在没有花园的小房子里,拿着永远都不够花的薪水,对这位全职太太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不久,经济的发展让全职太太这个词走下了神坛,全职太太如雨后春笋似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那时候的全职太太是有钱男人的装饰品,就如拥有商品房、汽车、大哥大手机一样值得炫耀。星转斗移,时事变迁,风华正茂的全职妈妈们造就了家庭,造就了孩子,可不知道在青春流转的时光里有没有造就自己?这些全职妈妈们度过了怎样的人生?她们真的能如期待的那么幸福吗?她们能在百分之百的家庭角色里不迷失自己吗?

  2  “绑架”老公还是被“绑架”

  钱瑜的一天是从早晨五点开始的。她的丈夫在青浦开着一家服装公司,专接海外的订单,每天开车到青浦上班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婆婆身体不好,和他们一起住。钱瑜每天忙忙碌碌的要弄七八样早餐,鱼片粥、五谷杂粮粥、八宝粥、鲜榨果汁、自制豆浆和面包、三鲜馄饨、小笼馒头、自制酸奶、蔬菜沙拉、白木耳甜羹……每天轮流不重样,每一样都是新鲜出炉,决不允许有隔夜的。

  早餐工程大概要忙到八点才能结束。送走老公女儿,收拾好碗筷,钱瑜就该陪婆婆去公园散散步,做做操,顺便去超市采购食品和家用了。婆婆没什么朋友,也不会去跳广场舞,她像是赖上了拐杖一样地赖上了钱瑜,她到哪,钱瑜就得到哪。

  从公园回来,钱瑜就得给婆婆做午饭了。等婆婆餐后去午睡,钱瑜才可以忙里偷闲地上上网,发发微信,炒炒股。三点钟,股市收盘,婆婆也醒了,钱瑜该帮婆婆洗澡按摩了。钱瑜的按摩是特意跟按摩师学的。晚餐,又是钱瑜的重头戏。老公可以突然改变主意不回家吃饭,但她没有权利不准备晚餐,如果那天老公在外应酬到凌晨,那她必须得做好了夜宵等老公,直等到天昏地暗。

  我曾问她这样把自己弄得跟高级保姆似的有意思吗?为什么不找一个保姆或阿姨?钱瑜说,几年前找过,但换了好几轮,婆婆极度挑剔总不满意,往往雇不了几天就把保姆给气走了。

  那不是存心把你变成保姆做牛做马吗?

  但是我愿意啊!至少这样老公就离不开我。婆婆的挑剔反倒成了我绑架老公的一个筹码。钱瑜如是说。

  钱瑜原来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就在他们一脚踏进了富翁的门槛时,钱瑜的婆婆脑中风倒下了,她的公公早几年已经离开了人世,老公就和钱瑜商量把老人搬来共同生活,并且要求钱瑜辞职回家照顾婆婆。钱瑜无可奈何地成了全职太太。

  十年过去了,老公的工厂因外单减少而停工。老公关了工厂,开始和朋友们驰骋在世界各地的高尔夫球场上。她很想跟着一起去,但终因要照顾婆婆而无法同行。

  面对被困住的生活,钱瑜感叹:我已经没有自己了,还好我还有老公,有他就有整个世界。我的事业就是让老公走到天涯海角也能记得回家的路。

  钱瑜在微信里如是说。

  3  在加拿大患上了忧郁症

  和钱瑜比起来,周从从的全职太太的生涯看起来要高大上得多。

  年轻的时候,自恃美貌如花的周从从一直理直气壮地认为嫁老公就是找一张终身饭票。一位在一家国企当着高管的中年男士进入了她的视线。一言定乾坤,周从从嫁给了这位比自己大了十多岁的成功男人。

  她的母亲曾无不忧虑地警告她全职太太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在中国,老公供养家庭仅仅只是君子协议,在这种不平等的家庭关系中,女性的幸福岌岌可危。但青春就是任性,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当上了全职太太。

  刚结婚的时候,他们的日子是甜蜜的。然而,孩子满月不久,他就变了。好不容易熬到儿子十岁了,周从从又面临了新的挑战。由于儿子的功课一直没有起色,老公为全家办了加拿大移民,把十岁的儿子送到加拿大去上学,让周从从去陪读,自己则留在国内继续工作。

  一开始,周从从觉得能移民加拿大是一件特有面子的事,满心欢喜。可很快,她便滑向了寂寞的深渊。没有朋友,没地方可去,华人朋友皆因要上班养家糊口,根本就没有时间陪她这个全职太太一起玩。在温哥华美丽的冬天里,她得了忧郁症,每天发疯似地给老公打国际电话。时间久了,老公烦了,不再接她的电话。无助的她只好给哥哥打,给妹妹打,给侄女打,给国内能联系到的一切人打电话,直到所有的人纷纷屏蔽了她的电话。

  不久前,她得到了老公经常带着新秘书出入各种社交场合的消息。她就不计后果地火速回到上海。老公强硬地跟她摊牌:如果还想要这段婚姻,那就立即回到加拿大去;如果她执意要回上海,那他们就离婚。周从从彻底崩溃了。左思右想之后,她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到了加拿大。

  那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呢?

  当她无助地把我也归入了她的电话听众圈后,我关心地问她。

  她说:她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她现在能做的只有坚守加拿大,继续靠老公每月汇来的钱打发日子,并对着加拿大广袤的天空祈祷:希望老公能遵守诺言,在儿子考上大学她可以回上海之前,千万不要再提“离婚”这二个字。

  但你总得为自己做点什么吧?总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未来都寄托在已经不爱你的老公身上吧。

  她停顿了片刻,用沙哑的嗓音说:她已经去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报了名,学习会计,也算是一技之长,万一老公抛弃了她,那她就可以靠会计这门活来颐养余生了。

  穷途末路之际,她似乎醒了!

  4  老公主动当全职爸爸

  全职妈妈回归家庭,看似是当代女性的一种自由选择,而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

  夏冰冰的生活是在每天精打细算中度过的。夏冰冰和老公都是新上海人,外公外婆还没有退休,还都在工作。她自己和老公每天早出晚归,儿子又体弱多病,每星期都往医院跑。老公经常要出差,请保姆的钱比她的工资都高。无奈之下,夏冰冰只得辞去了工作回家当起了全职太太。

  夏冰冰本来打算辞职后自己交养老保险,但事实上老公赚回家的钱付了房租后,连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都不够,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交养老保险,无奈之下只好中断。一次,夏冰冰生病了,无奈之中,只得抱着儿子去医院看病,一场病看下来,居然花了一千多元。没有医保,医药费都由自己全额承担,这笔钱,相当于老公四分之一的工资呢。她害怕了,再不交医保,那他们家的财政风险太大了。可是如果交,那每月的一千多元又从哪来?

  老公尽管也知道她辛苦,可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根本就帮不上她,夫妻之间能说的话越来越少。夏冰冰觉得自己像折断了翅膀的鸟,生活走进了死胡同。有一次她去阳台晾衣服,看到楼下的草地,竟然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是儿子的哭声把她唤醒到现实之中,她吓了一跳,儿子那么小,她有什么权利撇下儿子去自杀?她发微信把这一切都告诉了老公,向老公求助。

  老公也被她的行为吓住了,为了挽救妻子,最后,老公主动提出,他的工作是做设计,不如辞职在家开一家设计工作室,兼顾带孩子。夏冰冰问他会不会后悔,他说没事,大导演李安不也当过八年全职爸爸吗?有一阵我还羡慕他呢。

  现在,夏冰冰的孩子已满18个月,到了送幼儿园的年龄,老公却不再提找工作上班的事。他觉得现在的状态挺好的,孩子上幼儿园了,他正好可以全心全意地把工作室做好。他说,谁说只有女人可以做全职妈妈,男人也可以成为全职老爸的嘛!

  5  互联网时代的全新体验

  徐悦的双方父母倒是争先恐后地愿意做他们的“带薪保姆”。所谓的“带薪保姆”就是老两口不仅免费带孩子,还把自己的养老金都花在儿子女儿的家里。这种模式在目前的中国几乎成了常态。但是徐悦拒绝了。她和老公商量,在孩子到18个月能进幼儿园前,由他们俩自己带。老公的收入比她高出许多,于是她决定自己辞职。

  徐悦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法律专业,硕士毕业后当了律师。离开工作几年后,她发现自己最最喜欢的不是律师,而是烹饪。她天天变着法儿为女儿做最有创意的儿童餐,做出来的菜又好吃,又好看。她用手机拍下来发到微信上,很快就有人订制她的儿童餐。一位微友的小孩过生日,还请徐悦上门给他们的小客人做菜,并支付她可观的报酬。她用这报酬请了一个钟点工,自己则用多余的时间为订户做菜。客户在支付宝上付款,她只要把烧好的儿童餐请快递送去就好。

  生意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在最快时间将儿童餐送到客户手中,她那已退休的爸爸主动要求开车送餐,徐悦就把送餐的钱给了爸爸,让爸爸当起了快乐的兼职司机。

  不久前,她创意的一款熊猫图案的蛋糕被一家食品公司看中,出资购买了她的专利。这让她的成就感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徐悦说,等她的粉丝群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她就去开一家专门供应儿童餐的餐馆。

  徐悦还说,互联网时代,去不去上班不是一件值得纠结的事情了,只要你够创意,够勤奋,在家也可以赚钱。她的收入已远远超过了原来的工资。

  徐悦希望,中国能为全职妈妈创造更好的环境。她说,在日本,即使是做全职太太也不寂寞。女性的社团活动非常多的。有人说,日本的女性社团是密切家庭关系的一剂良方,它不仅使夫妻之间有了可以共同探讨的话题,也让彼此体会出各自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对于日本女性来说,她们不会因为不工作而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她们对于婚前工作、婚后回到家庭的选择也是很轻松的,不需要什么讨论。

  “人生要过的其实只有自己这一关。譬如你怎么理解心理上的独立?依附单位绝对不能离开是一种依附,而能够放弃一份工作,随心所欲做出回家的选择,则是一种独立。”

  这是徐悦对自己也是对所有全职妈妈的忠告。

  6  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保姆等服务工作的价格正在快速上升,增速高于白领,不菲的价格令不少家庭直呼请不起。同时,由于城市老龄化加剧以及城市人日益晚婚晚育,中国家庭愿意帮助子女抚养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不少已经有心无力。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主动或被动地在生育前后离开职场、回归家庭。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全职妈妈而言,放弃独立、全然依附于丈夫的生活并不能让她们满意。只有全社会能在工作环境、市场服务、社区建设等方面充分保障女性做出全职妈妈的自由选择时,才意味着真正的社会进步。

  国外的全职太太是如何的呢?

  日本是世界上全职太太比例最高的国家。全职太太则不用缴税就可享受保险的待遇,即便一天也没工作过,到了65岁也同样可以领取国民年金。

  在韩国,政府部门会向全职太太们提供摄影、法律等课程,培养民间监督员,举报违法行为,并每次支付给她们最低5万韩币的奖金。

  德国的全职太太每个月会获得国家300欧元的津贴。不仅如此,家中有全职太太,老公还能享受优惠税。两样加在一起,全职太太最多能享受到1000欧元补贴。

  在法国,政府津贴最高达800欧元,再加上200欧元的住房津贴,总额也有1000欧元,和普通上班族收入没有太大的差别。

  经济实力比较强的美国,只要家庭中有一人工作,全家人就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而且全职太太每年还可享受免税优惠。据说美国最近还掀起了一股主妇潮,大量妇女辞职回家养孩子,回归“传统”主妇。

  而在中国,全职太太对家庭与社会的贡献并没有得到重视,没有获得最基本的利益保障。失去单位的全职太太失去了一切社会资源,除了人才中心,她几乎找不到一个能为她盖章的机构,证明她作为一个独立的受过教育的个体的存在。

  要消除全职妈妈的后顾之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职太太为我们的社会,为下一代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的社会,又将为这些可爱可敬的全职太太们多做些什么?

  而当我们的女性朋友一旦选择回家当全职太太时,也不妨想一下,如何合理的规划好自己,以充分的承担起自己的未来?

  愿我们的全职太太们,把幸福稳稳地抓在手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上海全职太太生活面面观
新民晚报纪实/星期天夜光杯B10上海全职太太生活面面观 2016-03-20 2 2016年03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