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旧日用品购买证
傅宇
  傅宇

  假如你有一个宝箱,你会将什么物品小心珍藏,这个物品又承载着什么特殊的回忆?

  3月9日,《新民晚报》联手宝库1号发起了“回忆笔记”征文活动。短短数天就收到了众多读者来稿,今天起,我们将连续十天选登优秀作品,敬请关注!

  望着这张珍藏了四十年的泛黄的旧上海市日用工业品购买证,脑中就浮现出外婆慈祥的音容笑貌,回忆起了儿时的生活场景。

  1976年我十岁,那个时期上海市民的生活物质是十分匮乏的,都是按户籍人口计划配给。我外婆陈健壁出生在江苏射阳县合德镇陈姓大户家庭,抗战爆发后逃难,辗转多地最终在上海落户。我外婆是单独一人户籍,她跟夫妇俩同是工人的大女儿一起生活。当年工厂工人有工资有奖金,还有劳保福利,生活条件算好的。我母亲是小女儿,夫妻俩是教师,每月只有“赤膊工资”,养育一双儿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外婆就把自己的一套计划供应票证补贴我们。当年的票证可顶钱用,我父亲不抽烟,其中每月的香烟票就可在市面上换十个鸡蛋,粮票和布票可作亲友结婚的赠礼。

  1996年八十多岁的老外婆故去了,我没有要她遗物中的金戒子和金耳环,独挑了这张留有岁月印记的纸片。我留存着祖辈和父辈们在困难年代艰辛和坚忍的生活经历,十分感念今天好日子的来之不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第B25版:旅游资讯
   第B26版:旅游资讯
   第B27版:旅游资讯
   第B28版:旅游资讯
吴侬软语“别康桥” 形式出新“有味道”
鼓励尝试
平安、霍尊接棒“明星教师”
李春雷:作家要找好“准心”
一张旧日用品购买证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7一张旧日用品购买证 2016-03-22 2 2016年03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