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字“补”,其本义是:补衣服。据《说文解字》记载:补,完衣也。如果排列人际间经常谈论的“补”,看来频率较高的要属“补课”一词。至于理由嘛,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家长的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愿,不愿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其实,“补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比喻某种工作做得不完善,需要补课加以充实和改进。同样,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学技术、学做人做事、学团结合作等,有许多课堂里没学过的“补课”内容。
试看汉字“补”的文化底蕴,用来组词造句真不少:取长补短、将勤补拙、亡羊补牢、拾遗补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船到江心补漏迟等。所以,“补课”不仅仅是孩儿事,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常思常想我该怎样“补课”?身上补些正能量的精气神,不仅利人利己利团结,而且增长睿智长见识。这里以“补”编上一段作为人生“补课”常自勉的顺口溜:工作学习缺啥补啥,勤能补拙干活潇洒;“拆东补西”疲于应付,人生旅途难有安舒;人际相处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忙而不乱;用活用好健康的“补”,走稳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