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巨源很早就意识到中国水彩画由于技法的局限和不擅用水从而使得画面效果偏干,“水”味不足。经过长久摸索实践,结合了英国水彩画和中国画的湿画技法被他牢牢掌握:一种微妙可控犹如宝石般五彩缤纷的水彩语言终于跃然呈现在画面上。陈巨源当年的好友,后来大名鼎鼎的木心看了这组作品后赞不绝口,并赋诗《贺陈公画展四韵》:“诗仙散笔落丹青,万人空巷看妍新。纷纷都道水韵好,不知源底有巨灵。文章画图本一枝,千古得失寸心知。崇木浚泉异人出,还读唐朝十疏思。先生宏雅艺才多,洗罢笔砚又唱歌。录有八折杨柳曲,一引金吭意如何。与君惯作席上游,沙龙二度几春秋。欧美风流寻常事,两三星火在神州。”在这组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诗里(见图),木心将“巨源”二字巧妙嵌入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好友在诗、画、音乐上的多才多艺由衷的钦佩和敬仰之情。能让清高孤世的木心赞一句好是极为不易的,也正是木心的肯定和欣赏让陈巨源对自己未来的艺术道路充满了无比坚定的信心。
艺术家创作必有一种创作理念。艺术家创作理念之形成与他自幼所受到的艺术熏陶有很大关系。传统文化中,庄子的《逍遥游》和苏东坡的《赤壁赋》对陈巨源的影响是巨大的。庄子的心之逍遥、自由独立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苏东坡深沉蕴籍、旷达自适的人生哲学思想构成了陈巨源的艺术观。这位被木心称为“宏雅艺多才”的艺术家,常常一个人闲适地在他的艺术世界里自由自在地创作、遨游。
陈巨源曾说:“艺术是人性光辉的最高表现,艺术是为了表现自我。真正的艺术给真正的欣赏者欣赏。没人欣赏,自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