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石·一带一路
原野 屠铭慈
  ◆ 原野(上海)

  “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引来了“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思,成为复兴古老文明、推动时代进步、促进东西交流、助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强盛之路、友谊之路。缘此,我萌发了创作这个主题的念头。

  首先,寻觅一块能充分展现西域地质地貌的材料。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先后挑选了几十块各类平板奇石,最终选定了此块呈“S”形棒槌状的新疆泥石,该石长50厘米、宽10厘米、高4厘米。它产于新疆的哈密泥石滩,属于沉积岩中的泥岩或泥沙岩,形成距今1.5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时期。它粗犷神奇的造型、古朴沉静的色泽和神秘隐显的包浆,成为西域地理风情的缩影。尤其是它抱朴守真,隐含了相当丰富的视觉画面:有广袤壮阔的戈壁,凸兀耸立的高原平台和弯曲起伏的沙丘,尽显了西域这条弯曲、深邃和不平坦的“路”独特的风蚀地貌和戈壁大漠风情。

  其次,古城西安是关键的节点,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它是古城西安的标志。为制作该塔模型,我专门找到上海群益职校的园林盆景摆件制作课程专业教师——丁月星,采用浙江昌化石亲自雕刻了这件大雁塔作品,浓缩完美地再现了古塔的雄姿。

  最后,其他建筑以及人物、骆驼和船只,我则主要取用了著名的石湾公仔微塑以及上海奇石界普遍采用的上海石刻摆件。我还专门找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兼基座专业委员会主任柳国兴老师,为作品指导量身定制了红木底座(长56厘米、宽13厘米、高2.6厘米)。泥石入座后,宛如一幅浓缩了西域风情的立体画跃入眼帘,顿感生机灵动,妙趣天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去阳生春又来”,经过将近两年的筹措准备,作品总算完成了,尽管尚有不少细节不尽如人意,但也略表我对“一带一路”这一伟大事业的仰慕和崇敬。

  (图片摄影:屠铭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天弈新元 别有同天”中国围棋天元赛30届庆典特别报道
   第A12版:“天弈新元 别有同天”中国围棋天元赛30届庆典特别报道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看盘/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继承守望待来者
不知源底有巨灵
砚屏
泥石·一带一路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C05泥石·一带一路 2016-04-16 2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