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如果作为当代文化史上一个平常却不无戏剧化的日子细细挑染,或能让人纠结出五颜六色来。
这一天,被两帧别人家的风景刷了屏,还都是谢幕——男人们追捧的是美国篮球明星科比退役前最后一战,他狂砍60分率湖人队逆转爵士,让科迷们越发依依不舍;女人备好手绢追看的是韩剧《太阳的后裔》,关于军人与医生的爱情故事……不用再抢电视遥控器,男女各自拿着手机或iPad横屏着各自点头咂摸唏嘘,有朋友嘲道:真是来自不同星球的物种,所谓沟通真是多余的。
说穿了,也就是没啥才迷啥。拿科比祭奠青春的男士们,有几个自己还能三步上篮的?看高大威猛的科比,替孱弱的自己跳跃着摘下“苹果”,咱只需流流口水就好。当婚礼越来越隆重,而爱情越来越匮乏时,女士们也难免对生死相依的养眼爱情生出代入感。
都说世界多元了,但我们的业余生活和情感生活,正随着移动终端的刷屏,轻而易举被“一元化”了:为同时跳出的同一条新闻集体惊呼,为中国足球队出线集体算同一道数学概率题,看个开头就转发同一篇鸡汤文,排队吃同一款网红青团……
在这整齐划一中,那些乘虚而入不正的三观,也借势大行其道。比如,共和国甫一成立,就以最大力量推行的婚姻自主、男女平权,眼下正挟电视剧的婆婆妈妈以及七姑八姨的舌灿莲花,有渐被颠覆之势。
老妈正在厅里看一部都市家庭肥皂剧。老人家耳背,声音开得很大,于是剧中董事长婆婆教训儿媳的凌厉声线穿墙而来:跟我发誓,必须以传递李家香火为己任,至少生三个!职场颇为成功的“白骨精”女主,唯唯诺诺跟着念诵,甚至甘愿在身体极其不适之际冒生命危险怀孕生子,婆婆不准她上班,她便乖乖辞了职……
真是“听”得我目瞪口呆,这是什么狗屁剧情啊?稍一浏览便发现,这类霸道总裁虏获傻白甜的电视剧原来层出不穷。有篇《我为什么不爱看国产时装剧,因为再优秀的女主角都要被逼婚》,罗列了此类电视剧所充斥的近乎无耻的桥段和语言:一个30岁未婚优秀职场女性被辞退,HR的理由是“真的没法和你续签劳动合同了,除非你压根就不想结婚生孩子”;还被渣男污辱,“你已经32岁了,再往下发展就40了,就成豆腐渣了”,“也就有几分姿色而已,早该打折处理了”。最后,女主居然就嫁给了此位渣男!
人家说,这种戏不必当真,就是给婆婆妈妈们看的嘛!拜托,婆婆妈妈们看了会当真的好吗?转头就会向有“打折”危险的女儿或孙女儿逼嫁的好吗?
怎么唐朝女人的胸要被认真地剪去,而这样传播陈腐落后三观的电视剧,却能霸占着电视黄金时段盘桓不已?同在东亚,韩国那部《太阳的后裔》的女主,剧情设定是34岁,照样自信满满,爱情光彩照人,如果她换到中国的剧里,早被打折处理成低眉顺眼了。
4月14日,鲜有人记起,还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逝世的30周年。她说过,“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造就的”——我们的影视文化/网红文化,究竟在塑造怎样的女人,和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