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念创新才能画出时代精品
林明杰
  ◆林明杰

  上海市美术精品创作会议日前召开,不由令人再次思考如何才能创造出时代精品。

  回望世界美术史,能在历史上站得住的艺术精品,无不是艺术家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以新的观念在形式、理念、技术、材料、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我们不妨设想,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如果继续沿用中世纪宗教题材绘画的形式和理念进行创作,纵然他们的作品遍布所有教堂,能起到推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作用吗?能推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吗?正是由于他们痛感中世纪宗教对人性的禁锢,以新的视角和技巧来进行造型创作,展示了真善美之人体和人性,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共鸣,令人性的光芒突破中世纪的黑暗而绽放,推动了社会进步,他们的作品也就成了时代的精品。

  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的宋代文人画运动也是如此。它在人类艺术史上最早使绘画艺术摆脱附庸和取悦权贵的工匠地位,摆脱借此谋生的窘困,成为自由表达作者个性和情怀的载体。遗憾的是,这个伟大意义至今还未得到世人的充分认知。后世大量没有创见的中国画家也以“文人画”自称,却没有思想观念的创新和突破,反而玷污了文人画的清名。

  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先锋探索者。陈旧的艺术观念创造不出时代精品。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离不开观念创新和机制创新。

  一、观念创新

  连马云都知道,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美术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有的艺术家不知道。他们的作品平庸保守,毫无创意,与这个时代的精彩相比,差距十万八千里。

  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它在人类文明史中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承担起不同的使命。石涛所谓“笔墨当随时代”,不仅仅指笔墨形式,更是指主导笔墨的思想情感。社会环境在变,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诉求也在变。艺术归根结蒂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产物。时代精品不是权威专家定的,而是人心共鸣所定。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作品呼应了人性突破中世纪禁欲主义牢笼的诉求;印象派艺术呼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新阶层追求个性自由权利的诉求;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们,更像是记者那样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唤起社会的同情……艺术家必须有极为敏锐的情感嗅觉,极其饱满的人文情怀,来感受时代的变幻给人们带来的喜怒哀乐,突破禁忌,追求自由、平等和真善美。

  今天的中国和上海,乃世界关注之焦点,变化之剧,前所未有。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与世界先进文明融合的历程中,万象更新,生机活力和困难困惑并存,这样的历史条件,正是孕育伟大艺术所需要的。但我们也要看到,许多艺术家的作品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的精彩,显得平庸、冷漠、怯懦、矫情,缺乏创造力和感染力。

  这个时代,人们的艺术视野空前扩展,要在这个公众“见多识广”的时代创造出让人心悦诚服的艺术精品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

  首先,艺术家的情感要与这个时代的人心接轨。我不由想到上海画家张晨初,在美术界他资历尚浅,但在网上很有名。这些年来,他跟踪新闻热点人物,画出他们的头像,及时发布到微博上。他所画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人们议论的焦点,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都有。渐渐的,他的画也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焦点。

  再则,要创造出以前时代没有的艺术样式。时代精品,不能局限在描绘当下时代,还要有艺术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样式。这才有助于拓展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胸怀。

  艺术还要与技术的进步相关联。没有宣纸就没有中国的大写意水墨画,没有雕塑的放大制作技术也不可能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今天的世界,包括电脑、网络等智能技术在内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为人类生活开拓了巨大的新空间,亟待艺术的“融合”,让这些新空间焕发出人性的魅力来。

  二、机制创新

  长期以来,美术成了一个小圈子。各种大展、评选,基本上都是一套评委班子。而且评委会成员自身也是参展参评的画家,这有悖公平原则,也容易造成“近亲繁殖”,艺术风格趋近评委画家们的爱好,艺术观念不一样的艺术家难以得到认可,不利于艺术创新的平台环境需要。这种弊端越来越被认识,有关方面也在试图完善。如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评审采用专家库方式,每次随机抽取评委,并与评委签订保密协议。这一定程度纠正了评委成员固化以及人情关系的弊端。但这方面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推动。

  在上海美术精品会议上,看到发言名单中有两家民营艺术机构,这是一个可喜的迹象。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美术平台和渠道,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不同的艺术平台和渠道,无疑为不同理念,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如今,上海在做好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国家平台的同时,积极鼓励扶持体制外的艺术机构和平台,使得上海的私营美术馆和艺博会等有了显著的发展,活力大增,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和好评。

  在传播技术有了巨大进步的时代,我们还不能忘了,艺术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发挥作用,时代精品无不是在传播中散发出强大感染力、影响力的。古时候,艺术的传播是人手传阅,是宗教或私人空间的传播。近现代以来,则是博物馆、沙龙、展览、报刊杂志。到了今天,除了以上这些渠道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之外,我们还要以创新思维在更广泛和有效的途径来传播艺术的影响力。如刘海粟美术馆与网络的合作,是有益的尝试。以创新思维做强做大艺术传播的平台,是造就时代精品必不可缺的要素。达芬奇创作了时代精品《蒙娜丽莎》,而《蒙娜丽莎》能在世界范围几乎家喻户晓,离不开成功的传播。

  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和平台,是我们创造时代精品所必须做出的努力。我们具有怎样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艺术的未来就会怎样,上海这座城市就会为艺术的未来创造出什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家装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C04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8版:艺术专版
观念创新才能画出时代精品
追捧宋元书画,切莫价值迷失
“上海的客厅”在哪里?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6观念创新才能画出时代精品 2016-04-30 2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