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成上海知音苑小区“变脸”法宝
~~~“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成上海知音苑小区“变脸”法宝
~~~“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成上海知音苑小区“变脸”法宝
~~~“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成上海知音苑小区“变脸”法宝
~~~“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成上海知音苑小区“变脸”法宝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脏乱差”如何变成河滨景观道?
“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成上海知音苑小区“变脸”法宝
江跃中
整治前这里是条问题大道,车子乱停、垃圾乱丢
整治半年多,观景河滨大道华丽“变脸”,如今这里道路整洁、绿化美观本版摄影 郑杰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毗邻苏州河的普陀区长寿路街道上海知音苑小区,有一条长约1000米的“观景河滨大道”,车辆停放有序、道路整洁、绿化美观,一片美丽、幽静、安详的模样。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是一条“问题大道”,车子乱停、垃圾乱丢,还常有鬼鬼祟祟的“梁上君子”出没……脏乱差的现象比比皆是,小区居民无可奈何。

  去年6月,“观景河滨大道”开始整治,仅仅过了半年多,“问题大道”便实现华丽“变脸”,在这条路上散步、赏景、休闲、健身娱乐的居民一下子多了很多。“现在我们可以每天和‘观景河滨大道’亲密接触了!”大家纷纷点赞小区居委会党支部建立的“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我们居民现在都成了自治‘知音’,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自享成果,有成就感!”

  无名观景路停满车辆

  “观景河滨大道”位于上海知音苑小区西北侧围墙外与苏州河之间,复地集团于2001年开发、建造了亲水平台、林荫大道等,区域环境优美。这条路宽近4米,与社会马路相通,车和人都能通过“口子”进出小区。“因为没有路名路牌,谁也不管,久而久之,乱象四起。”小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蒋群告诉记者,自2008年以后,该区域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导致河滨大道两旁人行道、绿化带到处乱停社会车辆、乱堆放杂物垃圾、落叶垃圾无人打扫清理等,严重影响该区域环境卫生,小区居民反映强烈。

  “居民最反感的是这里成了社会停车场,不仅有小区住户的车,外来车辆也来挤占地盘,最多时,停放的车辆达200多辆,其中不乏‘僵尸车’。结果,大家散步只能穿行于乱停的‘车流’中。”蒋群说,有人还把生活垃圾甚至建筑垃圾偷偷倒在路边,堆积成一个个路障。有的吸毒者也跑到这里的隐蔽处过把瘾,弄得环境乌烟瘴气。更有小偷经此“潜伏”进入小区行窃,居民防不胜防。

  由居民负责自治管理

  居委会经调查得知大多数小区居民都希望改善“观景河滨大道”的面貌,小区居委会党支部向上级报告,决定运用制定的“多位一体”自治机制,向无名观景路脏乱差“宣战”。所谓“多位一体”,其实就是上海知音苑居委会党支部的六方联席会议制度,汇聚居委会、居民议事会、物业、业委会、民警、驻区单位代表等力量,形成治安共联防、事务共同管、文明一起创、矛盾共化解、活动联手办的自治局面。

  2015年6月,居委会党组织启动六方联席会议制度,商讨整治的办法,但“观景河滨大道”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得把整治工作尽快提上日程,居委会党支部主动联系街道和区相关委办局,共同协调解决此事。这样,联席会议从“六方”扩大到了“多方”,在长寿路街道的牵头组织下,区建交委、绿化市容、交警大队、房管等部门“多方会诊”,前后共召开了十几次“知音智治会”,最终形成了专题整治方案:提交自治申请备案,具体整治路径就是将武宁路桥下路段用绿化带封闭机动车行驶,在小区内做成车辆行驶闸道门,车辆从小区进出,在滨江安装红外探头,卫生环境每天保洁到位,做到安全整洁;以居民区自治管理为主要手段,各方力量“分工”配合,挪走社会车辆,让“问题大道”恢复“观景功能”,并由居民区负责自治管理。区委书记施小琳等区领导也几次到现场察看,指导整治工作。

  移走“僵尸车”设置花坛

  在知音苑,自治用的是“智治”手段,吸引了很多居民自觉参与,自治也拥有了更多的居民“知音”。街道出手全面开展该路段乱停乱放车辆梳理排摸,对于排摸出的108辆车辆逐一核实身份,确定小区车辆32辆,社会车辆76辆。街道牵头区交警支队、长寿派出所、绿化市容所等相关职能部门,于7月17日下午张贴告知书,告知外来机动车辆在一周内自行驶离,逾期未驶离的,将由交警部门强制牵引。

  七八月正是大热天,整治工作开展得也是热火朝天。居委会干部忙前忙后,张贴“挪车”告示,通过派出所帮助查找车主信息,打电话通知车主,多的时候一个车主要打十几次电话才有效果。环卫、公安、交警等密切配合,不仅帮助居委会共同处置无人认领的“僵尸车”,将其移走,还派专人多次清洁修整绿化带和景观道路。不少志愿者自发帮忙清扫道路垃圾,发现乱停车等问题,也第一时间告知居委会。

  在移车中,有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车,轮胎都套着套子,居委会通过物业查到车主住在小区内,但出差去国外,就联系其家人希望提供车钥匙,由物业帮忙移到划好的停车线内。家里一位老人下楼告诉物业和居委会干部,她没有钥匙,一副很不配合的样子。居委会干部观察发现老奶奶不停地在车边上转悠,没有离去,感觉钥匙可能就在她身上,就对她说,“我们把车开到安全地带,肯定不会有问题的,这样你也能安心了。”老奶奶还是左顾右盼,居委会干部继续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从车辆安全保护出发,让老奶奶安心,“小区安全,居民人人有责,现在我们是自己管理家园,应该管得更好,你说是吗?”聊着聊着,双方的情绪越来越热烈,聊得像家人一样开心。一个小时后,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了车钥匙,保安很小心地把车移到规定停车线内,然后再套上轮胎车套,把钥匙交还老奶奶手中,她才安心回家。  

  为杜绝社会车辆进入,居委会在“观景河滨大道”与社会马路的“接口”处,设置了4座沉甸甸的花坛,里面满栽着娇媚吐艳的海棠花,既堵住了外来车辆,美化了环境,也不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出入,被居民们形容为“神来之笔”般的妙招。居委会在围墙一侧,划出40多个单边车位,方便居民有序停车,并由物业负责停车、安保、保洁、保绿工作。

  装探头形成长效机制

  经过半年多的整治,“观景河滨大道”面貌焕然一新:郁郁葱葱的绿木,蜿蜒曲折的小径,视野宽阔的亲水平台,每天早晨都有许多居民聚集休闲锻炼。记者昨天在亲水平台散步,身旁有休闲长凳可供小坐,脚边有五颜六色的花卉小草,放眼望去是流水潺潺的苏州河,好不惬意。

  小区居委会主任童春香说,为了便于河滨大道的后续管理,居委会沿着大道安装了15个探头,平时,居委会、物业、志愿者则定期巡逻,第一时间发现隐患,解决问题,形成了管理的长效机制。居民毛老师对此十分满意:“有了这些摄像头和管理者,我们散步、晨跑、夜游,有了安全感。”

  根据自治规划,下一步,“观景河滨大道”的亲水人行道,将建成一条健身步道。“大道环境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改观,比如建设‘绿动河滨’、文化围墙等。”蒋群表示,“‘多位一体’自治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去解决各类问题。”

  在日前长寿路街道公布的基层居委会服务群众能力评估结果中,上海知音苑在民调测评一栏,获得了94.07分的高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脏乱差”如何变成河滨景观道?
知音苑的“自治经”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脏乱差”如何变成河滨景观道? 2016-05-13 2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