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恨父亲的。父亲高大英俊,母亲矮小瘦弱。看到的人,都说母亲不配父亲。还不止这些,母亲整整比父亲大十岁。
家里极少见到父亲的影子,他总是骑着破摩托远她们而去。母亲对着那逐渐远去的背影骂。有时,她那同母异父的姐姐,也跟着一起骂。她是爱父亲的,甚至带了崇拜的成分。父亲会吹笛子、会拉二胡,还会画画。她十岁生日那天,父亲第一次早早回家,画了一幅她的肖像,旁边写着:亚亚,好好学习。她的心快乐得发抖。
但这样的好却是昙花一现。第二天一早,父亲依旧远她们而去。姐姐冷着脸说,他又死到那个女人那边去了。那一刻,她对父亲充满了怨恨,第一次发现母亲是可怜的。
之后,家里的气氛就死气沉沉。倒是父亲看到她,会笑一笑,问问她的学习情况,在她本子上画画:画吹着蒲公英的小人,长着翅膀的天使,或是落满雪的小木屋。但她心里恨父亲,对父亲的画也是怒目而视。
她渐渐长大了,知晓了一些母亲和父亲的事。母亲原本嫁的不是父亲,而是父亲的哥哥,也就是她的伯伯。他们和和美美过了两年,生下姐姐。但在姐姐三岁那年,伯伯突然不幸病故。母亲哭得死去活来。伯伯死后,母亲分到不少遗产,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也归了母亲。她的祖父母怕母亲改嫁,带走姐姐;也怕母亲带走他们的家产,所以让比母亲小十岁的小儿子——她的父亲,娶了母亲。
父亲那时是一万个不愿意的,他已有相好的人了。但祖父母用绝食、自杀来威胁,父亲只好认命。
母亲后来有了她。有了她的母亲,一颗心安定下来,想安稳在与父亲的日子里到终老。然而父亲,留恋的却是外头。那女人为了等他,一直没结婚。
她见过那个女人,尖削着一张脸,除了比母亲年轻外,并不好看。她看见他们一起逛商场,她还从没看见父亲跟母亲这么亲热过呢。她恶狠狠地守在一边,等他们出来。他们出来了,一人手里提着一个袋子,一个是装鞋的,一个是装衣的,竟都是买给她的礼物。原来,他们早就看到她了。她觉得很泄气,恨恨地盯了那个女人一眼后,转身跑了。母亲是知道这些的,然而有什么办法呢?母亲惟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咒骂父亲和那个女人。
得知父亲得了绝症,她已读研了。寒假归来,家里已经发生了变化,父亲整日守在家里,母亲的身影竟是活泼、快乐的。一屋的温暖和温馨。
父亲还吹笛子,只吹《欢乐颂》之类的,很轻快。母亲有时说,他爸,来一首《小燕子》吧。父亲答应一声,好。母亲笑,偷偷背过身去擦泪。小燕子穿着花衣飞来了,母亲的春天刚刚开始。
姐姐这时已结婚了,有小孩了。姐姐带着她的小孩来,让小孩唤父亲“外公”。小孩很缠人,一个劲地缠着父亲叫外公。往昔的种种,都不再提了,当时当刻,他们是一家人,亲密的一家人。背地里,她看到母亲虔诚地烧香拜菩萨,竟是为父亲祈福的。而父亲趁没人的时候,拉了她的手,悄悄说,亚亚,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妈,她苦了一辈子了。
她的泪,终于在那一刻倾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爱,原来一直在原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