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房子的东南角,距离二三里地的地方,就是当地有名的黄家坝。它是一条主要灌溉渠的终点,有十几亩地大,是附近很多人的乐园。
黄家坝的水很深。这个“深”有点道听途说的意味,因为到底有多深,我并不清楚。只是听说里面有几个十来米深的井,不善游泳的人千万别下去。但我总疑心这是长辈们为了防止小孩子下水游泳而故意扯的谎。我一直都不会游泳,所以一直没敢下去试试。只是时常听到哪家的小孩又在黄家坝淹死了。
夏天的黄家坝最有生气。
放鸭的,捞鱼的,洗冷水澡的,天气一热,大家都喜欢到这来。即使不下水,在水边沾点凉气也是不错的。特别是傍晚的时候,附近的主妇们做好了饭,孩子们便端着饭碗,坐在路边的草丛上,来凑热闹。草丛边蚊子群起群舞,孩子们不时会用筷子在空中画几下,以换来耳边片刻安宁。
水边生长的孩子大多能习水性。个别不会的,抱上一个汽车内胎或者一个空塑料酒酤子,这样也能在水里“扑通扑通”地击得水花四溅,算是过过瘾。
不过不管怎样,还是善游人的表演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半大的孩子,如水鸭子一般,一个猛子扎下去,好久不见浮上来。半会,主角才慢悠悠露出脑袋来,吐着湖水,引来众人的一片叫好之声。倘若谁还能在水底顺便摸上个鸭蛋之类来,那就更了不得了。放鸭的人会眼红说鸭蛋是自家的,但多半不会太较真,还是让捡到的人拿了去。拿回家之后,主妇们也多半会将蛋压在功臣的碗底。
这样,黄家坝就更有吸引力了。
除了这些,黄家坝的一角还长满了菱角藤,是野生的菱角,比家菱角果实小一些,菱肉却甜很多。街上人嘴刁,喜欢新鲜的乡下小玩意儿。拿到街市去卖,野菱角也更走俏一些。因为能赚钱的缘故,勤快的主妇姑娘们一到夏天便自制筏子下水采菱角。
她们的筏子都十分简便,就是家里平常用来洗衣服的木盆,外围套上一个汽车的内轮胎。别看木盆里的人坐着看起来悠闲,采菱角其实是个体力活。人蜷缩在那个小盆子里,背要一直弓着,手也不能停。半天下来,双手染成了酱紫色,十指泡翻了皮,而腰脚都是木木的,脖子也僵了,踉跄着站起来,夸张地伸个懒腰。然而望着满木盆的菱角,女人们还是会禁不住开心的笑。
到了秋天,热闹的黄家坝终于安静下来。它完成了一年的使命,水也渐渐消退了。水面沉静而浑黄,仿佛是静养生息的老人。这时,引水的种田人,游泳的孩子,采菱的姑娘都已散去,只有放鸭人偶尔会来光顾,赶着一群嘎嘎的水鸭,反衬着黄家坝的安静。
十日谈
乡野之歌
海滩牛场,犹如人类的托儿所、疗养院,也是牛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