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驶上健身道
家住虹桥地区的读者王女士反映,她经常去伊犁路上的新虹桥中心花园健身道上走几圈,锻炼身体。近段时间,她发现常有人站在电动独轮车上,在健身道上行驶,干扰到其他在此健身的市民。
有一次,王女士正在慢跑,过一个拐角处时,突然有一对父女站在电动独轮车上朝她冲过来。拐角处灌木茂密,又有一幢小木屋挡住视线,王女士没有留神,差点与他们相撞。虽然是虚惊一场,王女士至今心有余悸。“健身道上锻炼的老人很多,独轮车乱开,总有一天会撞到人的。”她呼吁一些骑电动独轮车的人,不要再到健身道上凑热闹了!
滑板车“杀入”林荫道
如今,一些电动滑板车、电动独轮车、电动平衡车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儿童自行车、滑板车。市民反映,这些电动娱乐工具还常在园林的道路上“赛车”。
张先生反映,端午节期间,他在长风公园游玩时,看到几个小孩踩着电动滑板车和独轮车,在园内道路上玩起了“龟兔赛跑”游戏。桥头上,一个女孩站在电动独轮车上,两个男孩踩在电动滑板车上,随着女孩一声令下,几个人打开电门,从桥上疾速冲下,冲在最前面的女孩兴奋地叫:我比兔子跑得还要快,你们追不上的!道路上来来往往游客很多,还有坐在童车里的幼儿。那几个“赛车手”在人群中窜来窜去,游人纷纷左避右让。张先生原以为这些孩子的家长看到这种惊险场面会出面劝阻,遗憾的是大人非但没有劝阻,有的还当起了“拉拉队”。
网友“牧童晨曲”也碰到过惊险一幕。有一天,他在光复西路苏州河边上的绿地里散步。在林荫深处,两个男青年踩着电动滑板车一左一右突然“杀出”。林荫道不宽,“牧童晨曲”惊慌之下就往路边的绿化带里躲让,一脚踩在泥坑里,人摔倒了,手也被树枝划破了皮。那两个男青年却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急驶,他想要论理,却追也追不上!
速度快安全性能差
对一些传统滑板车等娱乐工具进入公园,有关部门已关注安全问题。去年,记者在长宁路上的虹桥河滨公园宣传栏看到过园方贴出的警示布告:为保证公园内安全的游园环璄,避免发生事故,请家长看护并监督好自己的孩子,在进行童车、旱冰轮滑、球类等活动时,注意减速、避让,避免影响其他游客游园。
而一些升级换代的电动滑板车等娱乐工具,速度更快,安全性能却更差。记者在大渡河路一家商场的专售店里看到,这些被称为“高大尚乐行体感车”,售价在1000至3000元左右。无论是电动滑板车还是独轮车、迷你平衡车,自重约15公斤,载重在25-100公斤,续航里程约20公里,智能限速约在18-20公里/小时。显然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娱乐玩具了。
公园方管理有难度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电动娱乐车稳定性较差,安全系数低,时有事故发生。
去年7月21日,一男青年骑着电动滑板车在凯旋路上滑行,在人行横道线上撞倒一位老太,几天后老人不治身亡。在交通管理中,这些电动滑板车、独轮车、平衡车,不在合法上路车辆的登记名录中,上路即是违法,交警可依法处罚。
但对公园管理者来说,这些电动工具是否可以入园还是个新课题。以前制订的公园游园条例中,规定“未经许可,自行车等其他车辆禁止入内”。但这些新兴代步娱乐工具的出现,是近些年的事,在条例上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园方只能加以提醒和劝阻,要依法管理遭遇一定难度。
读者建议,公园管理方不妨加强这方面的调研,等条件成熟,再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同时可多设置一些提醒警示标志;此外,家长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尽量不要让孩子携带这种电动车到公园里娱乐玩耍。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王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