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兰来了,王汝刚来了,群里的小伙伴们来了,当年的团市委副书记和青工部部长也来了……31℃的气温,挡不住共青植树人“回家”的热情。公园大草坪上,穿着园方特制白T恤的植树人格外显眼,衣服和背景板上写着的“青春记忆,森林赞歌”,也令所有人想起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人群中,给本报写信发起倡议的刘海兰,成为了焦点。许多人都特意找到她,只为说一句“谢谢你的倡议”。
王汝刚的到来,也令植树小伙伴非常兴奋。作为30多年前带领文艺青年植树的代表,王汝刚也很感慨:“今天看到了满目青翠,想到了青春年代,感慨万千。各位都是上海人的骄傲,为国家做过好事的人,大家是不会忘记的。”
而出乎大家意料的贵客,则是1983年的团市委副书记范鸿喜。昨晚刚刚加入植树人大家庭,今天他就来到了现场,并带来当年团市委书记汪明章对植树小伙伴的问候与感谢。“5月4日新民晚报发了第一篇报道后,每篇报道我都收集了。共青精神把我们聚到一起,当年种下的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人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虽然青春不能重来,但共青精神不能忘记。”他说。
随后,范鸿喜将一面“绿化祖国”的旗帜,交到了公园新一代团委手中。园长李胜华说:“今天来的,或许是老朋友,或许素昧平生,但有个共同的名字,都是共青团员。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为我们创造了这片绿色,每年令200万游客得以亲近自然。而园方也会把共青精神和绿化工作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启动仪式过后,园方为大家准备了铁锹等工具,为两棵30多年树龄的香樟翻土、浇水、施肥,再现植树场景。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