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了,走在了父亲节的前夕。生命中一垛可以依靠的温暖的墙体突然轰塌了,心中不免一丝寂寞空愁。
父亲对于生命是豁达的。两个月前,父亲的心肺病发作。这期间为争取父亲病情的好转,我十多次的往返于南通、上海,但父亲的病一次比一次加重。端午节前,身体已十分虚弱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对我说,这个世界上能活100岁的人是少数,我今年93了,过去战争年代和我一起打仗的战友,有的早已牺牲,有的也已作古。新中国成立后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多也走了。我能活到今天,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即使现在走,已无遗憾。你们不要为我难过。这是父亲对生命的豁达。父亲1923年11月出生于江苏海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早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火的考验。1944年在包场镇九甲街一次伏击日寇的战斗中,时任游击队副队长的父亲他英勇负伤,不下火线。因此对于生死,父亲早已置之度外。他对生命的豁达,正是源于他的革命人生观和英雄主义情怀。
父亲对于亲情是眷恋的。他病重期间,多次交代我们要照顾好母亲。母亲比父亲大一岁,他俩是革命伴侣,相爱相伴65个春秋,经历了共和国历史上许多的政治坎坷和生活艰辛。在那个年代,父亲和母亲都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但他俩始终相信对方,默契相守,度过了这段非常时期。记得在母亲90诞辰的家宴上,父亲给我们讲了一段动人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患心脏病。母亲听说用手掌心搓核桃有利于心脏病的恢复,便特地给父亲买了2个核桃,要父亲每天搓。父亲当年听了母亲的话,竟然康复了。父亲说,这两个核桃我珍藏了20多年,今天把它带来了。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了已被他搓平了的两个核桃。这个故事,感动了当时在场所有的人。这次父亲病重期间,94岁高龄的母亲在家千方百计调剂伙食,让人送饭送菜到医院。因此,说到母亲,父亲的眼里总是噙着泪水。我兄妹五人,不在一个城市生活。这些年父亲身体虽常出情况,但他从不轻易让大家回来,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次父亲病重,我让在郑州的大妹妹一家回南通看看父亲。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他流泪了。他知道我把大家召回来,他的日子已不多了。父亲一辈子铁骨刚强,从不轻易掉泪。当年“反右”斗争时,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罗列莫须有的罪名企图陷害父亲。他们威胁父亲说,你要承认就让你吃敬酒,你要不承认就吃罚酒。面对不实之词,父亲断然回答,如果这样,我吃罚酒,使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然而在他走之前的那段日子里,只要谈到母亲和亲人,刚强的父亲眼中常常滚动着泪水。这泪水是父亲对亲情的眷恋。
在重症加护病房住院的两个多月里,父亲的病号服外面,总是套着一件红颜色的薄绒衫。这件红色薄绒衫是父亲90岁生日时我儿子送给他的。后来天气渐暖,护理人员劝他脱掉薄绒衫。父亲把脱下来的薄绒衫放在枕边,谁也不许动。枕边的那件红色薄绒衫,是爷爷对孙儿的依恋。由此我想,儿孙对老人的关爱,哪怕是一件普通的薄绒衫,对老人是多大的精神安慰啊!
父亲走了。“忠诚耿直一生追求真理,自律清廉一世洁白无瑕”,这是组织对他的评价。他豁达生命,眷恋亲情的品格和情怀,也将成为我永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