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籁之人”
简平
  简平

  这大概是我听过的最为慨叹的碟片了。

  这张碟片是美国著名的百年老校——雪城大学纽豪斯公共传播学院声音艺术专业主任道格拉斯·奎因教授送给我的,碟片里是他在美洲热带雨林所采录的大自然的声音。我是在五月热闹的毕业季过后,一个人在美国东部锡拉丘兹宁静的大学校园里听完这张碟片的,头顶上是蔚蓝的天空,远处青山叠翠。

  我先前还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碟片,里面全是自然之声,既有大风吹过原始森林的呼啸声,也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所有的声音在天地间盘旋,令人惊叹。我仔细聆听、分辨着这些属于大自然的声音,并希图自己的内心可以有所回应。淅淅沥沥的雨声,如同潺潺小溪,而滂沱大雨的声音如同奔腾的万丈瀑布。我特别喜欢听的是大雨骤歇后那雨滴一颗一颗坠落在树叶上然后碎裂的声音,脆脆落落,干干净净。忽然,鸟鸣声由远而近,听得出它们是在飞翔中,忽上忽下,忽东忽西,雀跃中快乐无比。猛然间,猴声大作,嚷嚷中似乎是在争论什么问题,你吠我吼的,可最后却汇成和谐的大合唱。猴声渐远时,突闻蛙声而至,不是呱呱不绝的聒噪,而是高亢的间断的颤音。奎因告诉我,这是红眼树蛙,或许是观赏性最高的蛙类了,色彩绚丽且明亮,犹如五彩缤纷的调色板。我从头到尾听完了整张碟片,仿佛在热带雨林中作了一次穿越,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恍如梦幻。

  奎因很了不起,他是迄今世界上难得的一位采录了南北两极大自然声音的人。我之前听过他在南极采录的风声,真是心惊动魄。我原以为人迹罕至的南极是空漠的,静寂的,如同大雪无声,可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声音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尤其是风声,简直无法想象。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在法国南极观测站“迪尔维尔”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12级台风风速的3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这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奎因采录的南极风声非常丰富,有轻漾之时,也有暴烈之刻,微风柔如短笛,暴风强如海啸,轻拂时可以吟唱,狂暴时可以摧毁一切。在南极有种说法,人可能会被严寒冻死,但一定会被暴风吹死。我想象奎因在采录风暴时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胆量,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没有创造的激情,那是做不成这样的事的,因此,我对奎因说,一个能如此倾听大自然声音的人,一定便是个“天籁之人”。

  令我好奇的是,奎因就职的纽豪斯公共传播学院是美国第一家新闻学院,我也在大学里兼职教授新闻学,不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的新闻学院里还有像奎因这样开设声音艺术专业课程的。其实,细细想来,声音不就是最基本的传媒因子吗。所以,若要创立世界一流大学,是否可以在学科设置上有所创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复/康健园
   第B11版:康健园/保健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生命的豁达与眷恋
欧洲人踢球 亚洲人看球
留在心中的红领巾桥
“天籁之人”
山里人家(油画)
从军嫂到招商能手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天籁之人” 2016-06-27 2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