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在心中的红领巾桥
郭树清
  郭树清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崇明岛,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岛上水系密布,河网如织,河道上架有许许多多的桥但我却记不清,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了,唯有那座红领巾桥尽管已拆除了多年,依然深深地情漾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红领巾桥,位于南堡镇与北堡镇的交界处,横跨在大通河上,建于1958年。如今,虽已拆除20余年,但提起红领巾桥的名字,在崇明岛上,65岁以上的人,可谓是记忆犹新。那是岛上的学生以劳动所得筹集资金而建成的,故命名为“红领巾桥”。

  记得当年我读小学三年级,为了筹集资金建桥,我所在的四滧小学号召全校学生捐款捐物,要求人人为建桥出一分力,有钱的捐钱,捐不出钱的捡废铜烂铁及砖屑石子等物,交由学校统一回收,集中捐献。同时,为了能按时保量完成集资任务,学校把数量指标下达到各班级,再由各班级分派到每个同学,并提出按时完成任务的时间。

  接受任务后,同学们积极响应,热情高涨,纷纷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到捐资活动中。那时候,农村生活条件贫困,很少有同学捐钱的,大多数同学都是捐废铜烂铁或砖屑石子之类的物资,于是,大家到房前屋后或路边或江边去捡拾。“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筹集到了资金和物资,很快“红领巾桥”建成了,原来那条狭窄的小木桥,转眼间变成了一座宽敞的可载公交车的木结构砖屑碎石铺面的桥,两旁还有护栏,“红领巾桥”四个鲜红大字横挂在中央,放眼望去,大通河犹如一条绿色飘带,轻舞飞扬,桥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一片繁忙景象。沿河老街、商铺、民宅、绿树、田园,以及在桥旁河道边,有少妇老妪在一座座“水桥”上洗刷衣被之物,影影绰绰,相映成画,一派风光无限。一时间,红领巾桥成了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给这条古镇平添了几分妖娆。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多,由原来的木桥改建成了水泥桥,碎石铺设的桥面也比以往更宽敞、更坚固。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城镇改造,道路拓宽,这条曾经贯穿崇明岛西至东三江口,东至兴隆镇(现为堡镇瀛南村)的大通河由新开的横引河而替代,流淌着数百年江水的大通河断断续续地被填平了,原来的碎石路和河面铺设成为一条车水马龙的柏油大道,倾注着学生们片片深情的红领巾桥也被拆除了。

  岁月茬苒,20余年过去了,红领巾桥虽已不见了影踪,但人们仍然把这一路段叫红领巾桥。红领巾桥那饱含深情的名字连同这里的水上风景和沿岸风情永远珍藏在了人们的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复/康健园
   第B11版:康健园/保健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生命的豁达与眷恋
欧洲人踢球 亚洲人看球
留在心中的红领巾桥
“天籁之人”
山里人家(油画)
从军嫂到招商能手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留在心中的红领巾桥 2016-06-27 2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