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只能另外择校就读
海澜小声对弟弟说,回家不许告诉妈,不然我以后再也不带你玩。其实就是不叮嘱履任也不会说,三姐闯的祸太多了,他早已见多不怪。本来这件事没人知道,但有街坊目睹了这一幕。警察欺负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既使大人遇到也只能忍气吞声,三姑娘小小年纪就敢打警察,所有的街坊邻居都觉得特别解气,所以傅家三姑娘把警察给打了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玉华出去买菜,听到街坊都在说,吓了一大跳,一进家门就把海澜拖进了厨房,悄声说,“我的个三太爷哎,你胆子也太大了吧,敢打警察?”玉华吓得声音都有点颤抖了,但海澜却大大咧咧地说,谁让他欺负人来着。
以后,海澜又多了一个“三太爷”的名号。
1941年12月7日,日本皇家海军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那天,美国学校正在正常上课,几个日本宪兵闯进了密斯莫尔的办公室。密斯莫尔是北平美国学校的校长,一个很有学问的老姑娘,得知日本宪兵要进校搜查,冷静地说:“我的学生都在上课,如果你们一定要到班上去,记得要敲门,不能吓唬孩子。”
4个日本宪兵都穿着屎黄色的军装,高筒靴子,背上的长枪上着亮闪闪的刺刀,左边还挎着一把东洋刀,走在楼道的磁砖地上,咔咔地响。海澜和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忽然门被粗暴地推开了,几个日本兵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会说英语,对密斯莫尔说,“告诉你的学生,都坐好了,谁都不许动”。密斯莫尔没听他的,她平静地说,“大家不要怕,我在这儿呢”。那几个日本兵四处搜了一遍,连教室旁边的更衣室,都一个个抽屉打开兜底翻过,这才离去。
海澜的大姐也在美国学校中学部上学,以前放学一直是走着回去的,那天生怕海澜受惊,大姐带着海澜坐了回洋车,还一个劲地叫海澜别害怕。回到家母亲知道了这事,也说,先别吃东西。因为北京有个说法,人吓着了是不能马上吃东西的。海澜平时胆子大,但那次日本宪兵的闯入,还是在心里留下了阴影。
第二天,美国学校便被责令停课,学校里的学生,只能另外择校就读。海澜去的是光华女子中学。
光华女中初创于1904年,由天主教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创办。开始实施的是小学教育,1929年改办中学,易名为北平光华女子中学。天主教学校规矩大,学生都要穿校服,夏天是浅蓝色上衣、黑裙子、白袜子、黑鞋,冬天则是深蓝色上衣。海澜从小喜欢爬树上房,最不爱穿裙子,但是又不能不穿,因为那些姑奶奶们(天主教修女的称呼)管得很严。
光华学校的学生都在西什库教堂做礼拜。西什库教堂又叫北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非常漂亮。一进门就是两个汉白玉的圣水池,学生们蘸了圣水划过十字后,就鱼贯走进有着四个高高尖塔和镶着彩色玻璃大窗的教堂。西式教堂前左右两侧却各有一座中式四角亭,黄色的琉璃瓦,亭内还有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夏天的时候,亭子里非常清凉,所以,虽然海澜不太喜欢教堂里繁复的仪式,但她还是愿意去,因为单看那些漂亮的彩色玻璃,就能生出许多喜悦来。
一次,海澜在一本画报上看到西班牙修女的服饰,脸上都是盖着黑纱的,觉得比自己的校服好看,于是便在学校去北堂做弥撒时,把自己的黑裙子脱下来兜在头上进了教堂。姑奶奶们正领着学生祷告呢,神父一抬头,队伍中怎么有一个把裙子套在头上露着裤衩的女学生!这还了得,是对上帝的大不敬啊!神父大怒,叫姑奶奶马上把这个学生揪出去带回学校。负责海澜这个班的修女叫王三姑,其实平时对海澜挺好,但这次海澜犯的错有点严重,所以她立刻让人把刘倬汉叫来,说一定要开除海澜,让刘倬汉把海澜领回家。在办公室里海澜还不服气,争辩说,西班牙修女的头上就是盖着黑纱的嘛。被刘倬汉当即喝止了。刘倬汉再三跟王三姑道歉,说三姑您就别生气了,还是让她继续上学吧,回去我一定好好管教,一直说到王三姑默许了,刘倬汉才拉着海澜回家。一进屋刘倬汉就狠狠给了海澜两巴掌。海澜并不觉得自己错,但她不愿意看见母亲低三下四地求人,所以答应母亲一定不再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