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一天,李迪和丈夫刚刚为了买房办完离婚手续……
近几天,李迪(化名)和丈夫——现在准确来说是前夫,焦急等待着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消息。他们希望在房贷政策进一步收紧之前办完卖房流程,下家办出产证,他们才能签署买房合同、走完网签流程,进入银行贷款程序。
10月12日,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当前房地产信贷形势。上海银监局同时召开会议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主要内容为房地产融资规范。
1
“严打”假离婚
李迪和丈夫结婚不到一年,夫妻名下共有一套新房,李迪丈夫此前打算置换掉婚前购入的一套房龄较长的房子。计算了二套房首付和利率之后,两人决定先离婚,丈夫再以首套房认定购房。
国庆前后,多地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核心内容为限购限贷,北京将非普通住宅首套首付提高到40%。10月8日,上海出台“沪六条”,明确对交易端资金来源加强监管,业内专家解读为压缩市场资金的流动性,防范金融风险爆发。在12日的会议上,上海银监局要求辖内银行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沪六条”,要对有意规避限购、限贷等相关规定的行为,强化监管措施,加大管控力度。其中涉及到,银行机构可能会采取相关手段,对购房者在购房时利用假结婚、假离婚等不诚信行为规避购房进行一定限制。听闻消息,刚刚办完离婚手续的李迪心绪不宁,置换房计划已经面临两大风险:房贷比例可能提高,贷款人资格要重新审核。这意味着,原来小夫妻准备好的首付款和贷款额度都可能没法操作。房子还在梦里……“会不会,这婚白离了?”李迪说。
记者从沪上相关银行了解到,对于房贷申请人婚姻状况的摸底工作已经展开。“比如,新受理的贷款和尚未征信查询的贷款,要求还款来源以借款人的收入为主,即收入2倍覆盖还款额,特殊原因需要增加前夫或前妻的担保,视情况一案一议,”一位浦发银行信贷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我们对借款人收入的认定变得更加严格。”此外,民生银行也已在内部传达,严查离婚不到6个月的房贷申请人,离婚前若不符合贷款申请资格,即便离婚,也对其直接停贷。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国房贷新增2.36万亿元,同比多增1.25万亿元。上半年,建行、农行、招行等10家上市银行的房贷余额总额达到8万亿元,新增房贷达1.13万亿元,约占同期新增贷款的42%。房贷,成为银行贷款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会有一系列细则来控制房贷业务规模,”上述浦发银行员工透露,“根据中央传达的文件精神,上海的银行会商定具体的执行标准后实施。”
李迪和丈夫原本打算为置换的房子申请600万元贷款,在加强资金监管的气候下,他们的计划面临调整。“之前,离婚后的一方申请贷款,另一方仍可以申请成为共同还贷人。现在,银行不再放行,丈夫只能一个人还贷,这样流水拉出来肯定不够贷全额的。”李迪焦虑地说。
2
堵死违规贷
对于李迪来说,“首付贷”也完全没了可能。
因为可以让不符合购房条件的人利用杠杆购房,还可以利用房产的增值生成利润,之前“首付贷”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一位中介告诉记者,提供“首付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小额贷款等金融牌照的中介直接提供金融消费服务;另一种是中介牵线,后续的资金贷款由金融机构完成。这类金融机构大多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比起银行5到6个点,“首付贷”的利率要高很多,8到10个点甚至更高。根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月至8月,涉及房地产贷款的平台约有200多家。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专门针对房地产金融提出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等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不得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不得违规开展房地产金融相关业务。《实施方案》同时要求规范互联网“众筹买房”等行为,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
打听下来,李迪觉得还有希望的办法是“合力贷”,或者请贷款申请人的父母提供剩余贷款额度的存款存入放贷银行,又或者把贷款人名下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但是房产中介告诉李迪,国有银行不接这类业务,仅有少数股份制银行这样操作。“实施细则出台,这些业务统统要叫停。”一位银行业人士肯定地向记者表示。
“过去,这类融资也被视为违规,但总有人绕道而行,这一次是要求有实施细则,堵住监管上的技术短板,”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认为,央行和上海银监局会议传达的意见是监管要对市场起到警示作用,“有了细则,包括处罚的细则,对市场会有警示作用,规避可能转嫁到金融系统中的风险。”
楼市山雨欲来,李迪坦言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如果申请不到足额的贷款,我们就暂时放弃购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