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电商今年主打“娱乐牌”
先来看看各主要电商在今年“双11”是如何刮“娱乐风”的。
天猫昨晚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举办了“双11”“猫晚”,今年请来了在美国有“超级碗之王”的金牌节目制作人大卫·希尔担任总导演,且大牌明星云集,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甚至超过春晚,“边看边买”大行其道。而对于销售数据,阿里巴巴CEO张勇之前就说了,双11销售数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最终数据应该是娱乐和互动的结果。
京东方面,昨天,刘强东亲自领衔,携手费玉清、潘玮柏、张韶涵、范玮琪、许巍、郭麒麟、方大同、吴莫愁等40余位明星大咖,在手机京东开启连续12小时表演与京东送货直播秀。消费者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还能够参加ThinkPad、海飞丝、强生、惠氏等著名品牌的在线秒杀活动,而上门送货的,就有可能是秦岚、霍思燕、王自健、SNH48等明星。
同样,苏宁易购昨晚在南京举办的首场“双十一”晚会更像是一场二次元文化的娱乐秀。和天猫的“双十一”晚会选择在卫视落地不同,苏宁易购的直播平台不仅只选择爱奇艺、PPTV、B站等年轻人熟悉的网络平台,上演的节目也不乏“魔性”,今年流行的烧脑神曲,有互联网新生代力量,还有鬼畜、电音这些二次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网易考拉海购则在11月11日至11月13日举办“11·11超级洋货节”,请来佟大为、胡兵、吴尊、古巨基四大国民男神站台,胡兵再次曝光豪宅,揭秘高龄单身男的品质生活。
明星“粉丝经济”不容小觑
娱乐,或者明星,到底可以给“双11”带来什么?其实,才出现“明星营销”,“粉丝经济”的做法,在最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呈现出爆发式的态势。在消费领域,包括手机、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多的明星成为座上宾,尤其今年以来,数十个明星变成各互联网公司的首席体验官、内容官等各种CXO。
而在过去几年,公司吸引用户的策略是:免费、价格战。手机硬件兴起的那波粉丝经济之后,参与感是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黏住用户的手段,你能看到很多手机发布会辟出专门的粉丝区域。业内人士指出,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明星在消费领域的效应不断走高,带动线上服装销售额的规模一直在增长。
可以说,“双11”已经从单纯的促销大战上升为泛娱乐化的品牌大战的全民狂欢盛宴。上海市商务委电子商务处调研结果显示,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纷纷依托年内兴起的“直播”模式与“网红经济”现象,国美、宝尊、绿盒子等均在“双11”期间试验“直播”营销方式,苏宁云商在上海打造了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商铺整合互动的“边玩边买”模式,1号店则上线了“全景购物”。商家关注的不是单纯卖货,还有客单价提升多少、、品牌影响力提高了多少……这些可能是商家不惜重金投入营销的内在驱动力。
商家显然不肯“赔本赚吆喝”
今年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是上海家化获得了“猫晚”亿元级的冠名权,而另一方面,上海家化业绩并不理想,今年年中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了30.6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64%,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3.61%,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2.39%,营业利润同比减少42.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亿元,同比减少41.89%。
付出“亿元代价”是不是意味着上海家化在“赔本赚吆喝”呢?显然不是。参与“双11”对品牌的曝光度大有益处。上海家化去年也出现在“双11”的主要推荐品牌中,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家化旗下佰草集、高夫、六神等所有品牌的全网销售额突破1亿元,与2014年“双11”相比,增长幅度超过300%。今年直接冠名“猫晚”,上海家化的品牌曝光度显然更厉害了。
此外,双11”也会为上海家化的品牌导流创造极好的条件,借助电视节目完成导流再促成实际消费,显然是品牌期待的结果。可以参考的数据是:在被称为“双11”首秀的“天猫双11全球潮流盛典”上,一开场,走秀款的付定金人数就突破1万人次;在最后的盘点中,“边看边买”让不少品牌的销售环比翻了一番。
本报记者 金志刚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