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要问出处
江跃中
  江跃中

  去年,上海英雄金笔厂适逢成立85周年,围绕这支“国民钢笔”,不少媒体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并都提到了“‘英雄金笔’创始人周荆庭”这个定论,连百度百科上也这样介绍:“1931年10月26日,周荆庭开设华孚金笔厂,是为英雄金笔厂前身。厂址在华德路宏源里38号(现长阳路640弄38号),资本银元1.5万元,主要出品‘新民’、‘华孚’两种牌号金笔。”

  那么,“英雄金笔”真的出自周荆庭的企业吗?在和曾独资经营大同英雄金笔厂的魏国锟的后人接触中,以及从有关政府部门的资料查证中,笔者了解到,“英雄”品牌是民族企业家魏国锟于1939年在上海注册的。如果“英雄”要问出处,这个出处就是大同英雄金笔厂,就是魏国锟。 

  1937年,在上海“租界”避难的几位江苏同乡乔良顺、费文科、魏华英、魏国锟,还有一个苏州人王昆发,在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情况下,看到国产钢笔生意很好,是可以赚钱养家的行业,几个人经协商后,就决定成立一家制笔公司,由魏华英担任经理,乔良顺担任副经理,费文科担任厂长,王昆发担任车间主任,魏国锟担任营业部主任。

  说干就干。1938年,他们在愚园路668弄租了两间房子,找来两个内行的制笔工人,招了十几个徒工,工厂就开张了,厂名叫“大同自来水笔厂”,出品的是英雄牌钢笔。1939年,魏国锟出面注册了“英雄”品牌,1942年,工厂改名为“大同英雄金笔厂”。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南洋海运交通中断,国产钢笔行业一落千丈,加上物价飞涨,乔良顺、费文科两个股东提出,无意再经营钢笔事业,要求退股,另谋发展。过了一个时期,王昆发也提出要拆股,他自己开设五龙笔厂,最后魏华英也要求各自经营,他以大用笔厂的名义,出品胜利金笔,独自营业。从1945年起,大同英雄金笔厂由魏国锟个人独资经营,继续独家生产“英雄”牌金笔。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12月,大同英雄金笔厂向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商局进行了登记,盘点总资产有3万万元(旧币)左右。

  1954年8月,“大同英雄金笔厂”由私营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1955年,在扫盲运动和文化学习的推动下,市场对书写用品需求量大增,英雄金笔等文具供不应求。10月,经市轻工业局决定,大同英雄金笔厂并入华孚金笔厂,以增加英雄金笔的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华孚金笔厂这才开始生产英雄牌金笔。1966年,“华孚金笔厂”更名为“英雄金笔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海湖庄园会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09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0版:郊野大地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8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0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康健园
   第B1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温暖尘缘
洞庭诗史
舒婷在田野
七律二首
“英雄”要问出处
宛如同在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英雄”要问出处 2017-04-09 2 2017年04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