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写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开展之前
~~~写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开展之前
~~~写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开展之前
~~~写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开展之前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百物展”不是“百宝展”
写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开展之前
乐梦融
■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部分展品
  昨天,备受关注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馆展厅布展完毕。此次大英博物馆从百万件馆藏中挑选了100件作品,来讲述人类200万年的发展历史。万里挑一的展品照理说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但是展览题目就很淡定:“百物展”,而非百宝展。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毫无疑问,展览中有难得一见、来自世界各地、来自各个时代的精华的宝贝,不过,有些展品不是传统的博物馆收藏品,它们里面有信用卡、WIFI、太阳能灯具、充电器……现在而言,它们算不得什么宝贝,甚至每个人家里都常备,转念一想,却是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

  大英博物馆的策展思路的高明之处——中国产的太阳能灯具和充电器是大英博物馆前馆长麦瑞格捐赠的,它主要出口非洲贫困地区,性能不错。当然,用今天眼光看,它不是艺术品,和博物馆的传统收藏还是有距离,但它属于历史的里程碑式的发明,又何尝不是一件最合适的展品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生动多彩 历历在目

  过去曾有一种误读,认为博物馆是奇珍异宝的聚集地,去博物馆是为了观赏家里无法收藏的珍宝。其实,博物馆不单单是浩如烟海的珍宝秀场。供君王贵胄打发时间的古玩收藏、璀璨珍宝三天三夜都秀不完,试想将它们漂洋过海运抵地球另一端,意义几何?

  对公众而言,向往着一窥回不去的时代,更贵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最最好。听百年前博物馆界先驱者约瑟夫·乔特的认知:“博物馆藏品不仅应给人指导、娱乐,还应以最高知识水平的形式和色彩,向各行各业的研究者和工匠展示过去取得的成就,供其模仿和超越。”从高2.6米、重7.2吨的拉美西斯二世像,直至轻如鸿毛的VISA卡,每一件文物都是一部微缩历史,讲述着它的国家与时代所发生的故事,让后代的工匠模仿超越,让生活更美好。

  序厅展品是展览的重头戏,放在入口的第一件展品“佘盆梅海特内棺”,策展人的故事开头是极有寓意的。这个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它向观众表达,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地球早晚是会变成平的。

  人类漫长的故事生动多彩,用文物呈现出来历历在目。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7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8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汽车周刊
   第A3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是“百物展”不是“百宝展”
第101件文物:二维码
经典银幕英雄再现眼前
一字点题叩击当下生活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7是“百物展”不是“百宝展” 2017-06-28 2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