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先民的智慧令人感叹
~~~先民的智慧令人感叹
~~~先民的智慧令人感叹
~~~先民的智慧令人感叹
~~~先民的智慧令人感叹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采风团远赴天水寻灵感
先民的智慧令人感叹
肖茜颖
■ 陈琪在天水的南郭寺现场写生 丁和 摄
  本报讯(记者 肖茜颖)如何让中国神话文艺创作更打动人心?近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采风团远赴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甘肃天水采风。从20日起短短七天内,一行26人参加了国家级公祭伏羲大典难得一见的仪式,走访了伏羲故里、卦台山、大地湾遗址……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唯有对泥土的亲近、对艺术的真诚才能创作出有分量的中华创世神话作品。

  在麦积山脚下,上音作曲系作曲教研室主任陆培表示,“中华创世神话”是命题作文,但这篇作文有太多的话可以讲,“对这一主题的弘扬和升华,首先要创作者发自内心地喜欢。”在参观了能追溯到8000年前甚至更早的大地湾文化遗址后,上海市书协秘书长潘善助表示:“先民的智慧不可思议,一方面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自信,另一方面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的艺术创作必须精益求精。”上海市美协理事丁筱芳指着6000年前的彩陶表示,在神话故事连环画创作中,严谨地把握“细节”非常重要。在“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中,他创作了《嫦娥奔月》。回顾这部作品,他略带遗憾地指出,若能再早一点来采风就更好了。“以前人们对嫦娥的印象多停留在月饼盒上的图案,身着清朝仕女服饰,还披着丝巾,但创世神话的时代怎么可能有这些服饰?”他表示,“在遗址中,我们和先祖离得更近了,彩陶样饰、骨针上的图案都是对久远过去的注解。”

  此次采风团成员来自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剧等多个艺术领域,有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老艺术,也有90后新生代艺术家。跨界融合的话题一直是采风团成员最兴奋的话题。不少艺术家认为,跳出自己的圈子,观察别人的领域,因为“功夫在诗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7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8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汽车周刊
   第A3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老去前 得学着有点幽默感
东艺演出季发布盛典昨举行
上海采风团远赴天水寻灵感
穿行书林 亲近自然
海派木偶剧《创世》正式启动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8上海采风团远赴天水寻灵感 2017-06-28 2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