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巢云诗钞(八)
汪涌豪
  汪涌豪

  纽约法拉盛访昔日同窗二首

  感君西去赋山居,取次歌台总不如。

  无奈霜侵翻旧梦,一窗风雨半床书。

  参商悬隔似凡尘,半世栖迟幸有身。

  且伴寒砧倾斗酒,销摧眼底万壶春。

  邱辛晔是我大学与研究生时的同学,上世纪90年代赴美,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和罗格斯大学读了4个学位。那个年代,留学生活的艰苦是今天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但辛晔硬是靠着毅力,为自己争得了机会。如今,他已是美东第一华埠、纽约皇后区法拉盛图书馆的副馆长。凭着对两国历史的深刻了解,他将图书馆打造成了中美文化的交流中心,更是当地最著名的中国文化传播中心。为此,他本人获得了国会议员颁发的嘉奖令,2014年11月12日,还因此被命名为“邱辛晔日”。由于时间匆忙,此次去纽约,我们只相聚了一个晚上。但就像是快放的电影,我被裹挟着从他经历过的岁月中呼啸而过,并与其相比,深感自己人生的庸常。我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心里的感动无法言说。最让我欣慰的是,他在中国很优秀,在美国还是。世人只关注中国向世界输出了多少廉价商品,他们寡情了,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是整整一代精英。基于这样的感受,上述两诗因此主要不是写他,它们的基点是我自己。 

  他乡偶遇四首

  剧怜健骨老江干,未识春来气正寒。

  欲浣淄尘醒宿醉,故求行潦不为难。

  笙吹破闷晓河清,古韵萦心起远情。

  照眼平明花湿重,敢教倦意上翚甍。

  料因漂泊去无家,争得书生一念差。

  羡彼身轻歌永夜,潇湘簟上梦簪花。

  莫朝东内诉不平,初月临床夜正明。

  歌罢渡樽规院去,一庭红雨和蛙鸣。

  孙老先生是我在费城街头咖啡馆偶尔结识的。作为第一代移民,八十多岁的他头童齿豁,一脸沧桑。虽然,借着店堂的灯光,他的表情总体明朗,但一打开话匣,可以感觉到有一种凝重与失落缠缚着他。他说的自然是自己老大出国的艰苦,但在我看来,年龄的关系,他半生铸就的世界观,早已注定了他与任何新世界格格不入。我没想到的只是他对过往的执着。中国的建筑与地方戏,江南老家的春雨与雨中的茉莉,还有因种种人事纠葛,早早归心禅宗的人生趣味……从他胸中一一溢出。他需要的只是听者。后来我要赶火车了,他执意送我去车站。都说他乡遇故知,素昧平生的两代人,借着共有的记忆,居然倾盖如故,这让我有点感动。变动不居的是时代,飘萍浮藻般流转的是人生。在这样的时代和人生这样的阶段,借着雨中陌生的异乡,我们必然一见如故;我们就是久违的故交,因此注定要自我放飞,感激歌呼。只是,见他道别时一身的落寞,仿佛一回头都是叹息,让我不禁重生感慨。或许他乡虽好,但山长水阔,有时正不如归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公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巢云诗钞(八)
翠翠丝瓜人生情
记陈忠实
品“茗”
党旗下的报告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9巢云诗钞(八) 2017-07-02 2 2017年07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