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陈忠实
陈村
  陈村

  1997年9月,应贾平凹之邀,我去西安参观《美文》杂志创刊五周年的庆典。见到许多文友,瞻仰了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等。在那里,第一次见到陈忠实先生。

  之前,我读过小说《白鹿原》。那时轻浮的小说多,故弄玄虚的小说多,但陈忠实写得结结实实。他敢将人物写得那么多,时间写得那么长,加入多多的元素,见血见命。尽管我也当过一阵农民,跟他比,仅是蜉蝣罢了。他是有根的,写下一个民族的秘史。

  从《阿Q正传》算起,中国的现代小说已近百年,依然是写农村写农民出经典,写城市不必说了,连写小镇都差了口气。那些来自农村或靠近农村的优秀作家,含辛茹苦,少了哗众取宠之心,无少见多怪之萌。

  话题回到西安,那次开会贾平凹是主场,跟老贾说话较多,跟陈忠实并无多语。记住他挺直的腰板,深深的皱纹。

  后一次见到陈忠实在锦江饭店,2006年2月,中国作协参观团来南方,我去看朋友,拍下他和责编修晓林说话的照片。之后是同年11月的北京,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陈忠实在主席台上。休息时候我们到会场外抽烟,我跟他互称老陈。他说话即便是寒暄,也很诚恳。

  最后一次跟陈忠实相逢是在2010年4月,盛大文学举办“全球写作SO大展”的颁奖会。他佩戴嘉宾的红花上台给作者颁奖。我在台下拍他,在休息室拍他。

  这些天的晚上,太太在客厅看电视连续剧《白鹿原》,直说好看。她漏看的我在网上给她找来补上。这小说曾改编成同名话剧、秦腔、舞剧、电影。我看过话剧,也好,沉甸甸的。为写这些文字,我网上找看陈忠实的采访录像和他人的评论。我跟他没谈过跟创作有关的话题,他谈写作,我都是看视频看报道才知道的。他的话实实在在。写作对他是又快乐又痛苦的工作。他将自己关在离西安城十八里的乡村祖屋,一只小凳子一张小圆桌,独守着一纸的人物,靠着面条、雪茄和二两酒,一心一意创作。他要自己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他的《白鹿原》用生命写成,要用来垫棺作枕。小说写了四年,要是写砸了,他准备去养鸡来挣钱养家。写作完成的那个晚上,他打开所有的灯,录音机开到最大声,播放秦腔。收到责任编辑的来信盛赞并确认发表,他跳起来,跌在沙发上,采访者指望他说一句深刻的哲理,他说,想到的是不用养鸡了。

  照片为1997年摄于西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公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巢云诗钞(八)
翠翠丝瓜人生情
记陈忠实
品“茗”
党旗下的报告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9记陈忠实 2017-07-02 2 2017年07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