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大队位于全国著名的淠史杭灌区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红旗大队虽然靠着淠河渠,可乡亲们却从未用上过电灯。每当夜幕降临,放眼起伏的冈峦,除了偶见几个萤火虫寂寂地飞舞,天地间仿佛被浓墨倾盖了一般,我们课本中学过的“伸手不见五指”,此时才得到了最形象的诠释。因此,知青们享用电灯的欲望特别强烈。
上海知青陆宝根提出,利用淠河渠可建个小水电站。陆是知青中小有名气的“三脚猫”,但问题是发电机、电线、电杆哪里来?上世纪70年代初,安徽农村十分贫穷,乡亲们点灯的煤油还是用鸡蛋换来的,集体积累也几乎为零,哪去筹钱呢?七嘴八舌中有人突发灵感:伸手要!是啊!知青们一下开了窍,红旗大队是 “知青先进单位”,领导经常来视察,我们可 “伸手要”啊!
一天上午,地委书记来红旗大队了,知青们迅速从田间地头赶来,“原汁原味”的、或赤着脚、或穿着草鞋、或戴着草帽,围着书记汇报在农村“战天斗地”的体会。上海女知青鲍雪清悲情地说,我们想多学点文化,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可是天天在煤油灯下看书,把眼睛都熬坏了。我们想建水电站,就是没钱买发电机。看着跟农民一样晒得黝黑的知青,书记动情地说:我们关心不够啊!然后跟同来的秘书说:记着,一定要给知青解决发电机!
知青们欢天喜地地送走了地委书记,一个月后,又欢天喜地地从梅山水库接来了地委无偿调拨的发电机。首战告捷!知青们信心满满地又制定了向县委书记“伸手要”电线、电杆的方案。经测算我们决定分步实施,先把大队部和小学校的电灯拉上。拿着县委书记的批条,我们终于筹齐了水电站和一期通电的材料。大队又送陆宝根到上海机电学院培训了三个月,陆由“三脚猫”成了红旗大队的正式电工了。
水电站的建设和电线路敷设十分顺利。通电的当晚,陆宝根像个指挥官,见水电站顺利发电的指示灯亮起,就示意大队支书合闸亮灯。但没料到,闸合上后灯却未亮。经过紧张的排查,最终发现一捆未舍得剪断的应是20米长的电线圈,县供电局竟吝啬地用两根不足10米的电线敷衍我们。陆把两根线接通后,电灯一下子亮了起来,欢呼声瞬间冲响了天空。
四十多年过去了,知青们相约重游红旗大队,红旗大队已旧貌换新颜。公路两旁白杆绿罩的路灯傲然挺立。村里办起了制面厂,乡亲们用上了彩电、冰箱,我们去探望了一位五保户,老人的桌上也赫然摆放着黑白电视机和电饭煲。我们乘坐的汽车在淠河渠大坝上行驶,但见早已废弃的水电站房依然默默地矗立着,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艰辛和荣耀。知青们感慨万千:过去的一切,只有在无尽的追忆中依稀相见,我们愿珍存美好的记忆,心中永恒一片光明。 李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