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地理标志世界点赞
范洁
■ 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上展示的嘉定竹刻 嘉定区市场监管局 供图
  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日前在江苏扬州举行,“嘉定竹刻”“马陆葡萄”两件地理标志代表上海参展,备受赞誉。目前,上海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包括市民熟悉的“松江大米”“南汇水蜜桃”“奉贤黄桃”等。

  “那两天,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展商、观众,都到上海的展台,品尝马陆葡萄、把玩竹刻艺术品,感受这两件地理标志的特点和魅力。”提起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上的情景,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商广科的刘勇毅满是自豪,经过展示,嘉定竹刻和马陆葡萄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地理标志提升品牌价值,让传统“好手艺”焕发新生。嘉定竹刻源于明代中期,由于技术要求较高、经济效益较低,发展几度陷入停滞。直到2009年,嘉定竹刻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知名度不断提升。“嘉定竹刻都是手工制作,虽然产量不多,但每件精品都价值不菲,现在竹刻师们的手艺得到认可,也有更多时间钻研技艺,传承非遗。”

  更别提那些上海地产的“好味道”。2009年,“嘉定白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后,种子收购价从每斤2.3元跃升至5元以上,翻了一倍多;2014年注册的“马陆葡萄”,拥有了知识品牌和身份认证,逐渐走向“优质优价”:每斤40元,优质品种平均每串50元,而且供不应求。

  在上海13件地理标志中,崇明占据“半壁江山”。崇明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7年,崇明就成功注册“崇明水仙”“崇明白山羊”“崇明白扁豆”“崇明金瓜”“崇明老毛蟹”“崇明香酥芋”等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也是上海市首批以证明商标形式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填补了上海市无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的空白。“实现了上海市农产品地理标志‘零的突破’,也结束了崇明特色农产品长期以来的‘有名无牌’现象,使崇明农产品真正得到法律的保护。”

  商标富农,地理标志给农户带来看得见的收益。2012年,上海崇明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参展中国首届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打出“崇明水仙”地理标志后,产品销售红火,改变了无人认可、无人问津的局面,亩产值提升近30%;上海崇明金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利用“崇明金瓜”地理标志,带动崇明金瓜的种植产业的发展,目前农民150余户、种植面积1000余亩,金瓜年产值近五百万元。

  “一方面,要继续支持与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已有地理标志的保护。”刘勇毅坦言,目前嘉定正对南翔小笼、嘉定梅山猪、徐行草编等加强指导,同时关注马陆葡萄、嘉定白蒜和嘉定竹刻的发展情况,搭建展示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打击擅自使用地理标志、傍名牌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维护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上海地理标志世界点赞
奉贤南美白对虾迎捕捞旺季
田礼志“半路出家”的种荷人
小帆船夏季赛 淀山湖畔起航
松江仓桥水晶梨游园节开幕
在航头新社区 学傅雷“家”文化
达华药业为 妇女送福音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6上海地理标志世界点赞 2017-08-13 2 2017年08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