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家合渣(下)
西坡
  文/西坡

  能够时不时地吃上合渣,似乎应该是幸福的。

  然而,据我所知,从前土家合渣,是没有多大讲究的,体现在合渣只是豆浆与菜丝的合作,没有肉,甚至肉渣什么事儿。“辣椒当盐,合渣过年。一条裤子穿它几十年……合渣合渣,惟此一家”的俗谚,就是土家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相信如今土家人的生活不再像俗谚描写的那样让人心酸,合渣烹饪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心酸不再,那就口酸接力——有的地方做合渣,专门奔酸而去。比如,人们有意将正常的合渣多放几天,让它变酸。那种酸不拉叽的合渣,叫“酸合渣”,吃过的人都宣称十分解渴、消暑,感觉非常舒服。

  它让我联想到北京的豆汁儿。

  北京豆汁儿是用绿豆的下脚料发酵,然后采用酸浆法让悬浊液的黏度增加,进行淀粉分离而得到豆汁儿,再加水烧开即是。酸合渣虽然跟豆汁儿并不是一回事,但口味却是殊途同归的。

  考究的人家做合渣,在合渣里加各种食材,基本上是杂烩了,那就离本色的合渣越来越远了。

  我也是后来才了解,重庆渝北区张关镇流行吃一种非常考究的合渣:鲜汤中加配猪肉、仔鸡、鸡蛋等,被人称作“张关合渣”。与恩施合渣明显不同的是,张关合渣需在煮好的合渣中点卤。事实上它更接近于豆腐羹了。至于张关地区是否有土家聚居,我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令人想象:湖北恩施毗邻重庆。张关合渣也许受了点恩施合渣的影响,又自成一格。张关合渣应不应叫“合渣”?我看谁也不敢下结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图片新闻
土家合渣(下)
三原汤
太极莲子
《上海老味道》修订版签售
扫一扫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A25土家合渣(下) 2017-08-17 2 2017年08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