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今年获得国家优青的名称及数量:上海交大11项,复旦10项,华东师大6项,华东理工大学4项,同济大学3项,上海大学2项,上海师范大学1项,上海理工大学1项。
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称“杰青”)名单已于上周公布。“杰青”和“优青”成为中国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几乎是每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和一年200个名额的“杰青”比较,国家“优青”一年的名额约400个,评审通过的难度看似要低一倍,但是其实“优青”的竞争也同样非常激烈。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2012年首批国家“优青”的受理申请项数就高达3587项,平均资助率仅为11.15%,这还不包括很多申请后并未受理的项目数,可见入选难度巨大。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还会存在很多科技牛人有着申请“杰青”的条件,却由于各种原因转而申请“优青”,而且“优青”的平均年龄相比“杰青”要年轻好几岁,很多“优青”还远远未到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在未来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