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父亲塔希尔是电影人,但极不希望孩子们暴露在聚光灯下,所以阿米尔他们的童年和其他孩子并无二致。在阿米尔的童年记忆中,最难忘的是烙饼和泡菜。在一次节目中,他提道:“我记得童年最开心的事,就是拥有第一辆自行车,旁边有辅助轮的那种,这样我在骑车的时候就不用别人扶着。”
成长在孟买的城市公寓中,阿米尔的童年是在和兄弟姐妹的嬉戏中度过的,他绕着院子骑车、放风筝。后来,他还和小区的其他孩子成立了一个组织,叫“时逝军团”,成了孩子头。
阿米尔非常喜欢动物,不仅是常见的猫、狗,甚至还包括蛇!而动物对他,似乎也有种特殊的亲近感。他的伯父纳西尔养的一条非常凶恶的狼狗对阿米尔异常亲热,每次阿米尔离开伯父家时,那条大狼狗都会目送他走很远。
因为不太看电影,看书就成了小阿米尔最大的爱好,他第一次读伊妮德·布莱顿的时候只有6岁。阅读一直陪伴着他成长,当他开始有零用钱的时候(每月20卢比),就把所有积蓄用来买书。据阿米尔后来说,自己儿时读了很多沃德豪斯、狄更斯、托尔斯泰等名家的著作。
当时家里人认为,阿米尔是一个喜欢幻想、天真无邪、有点羞涩、偶尔搞恶作剧的小孩儿。父亲眼中的阿米尔,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会思考、有责任感。
他的老师曾经“爆料”:记得当年阿米尔就是经常在门口罚站的孩子之一——他非常聪明,但是不喜欢死读书。1994年,阿米尔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我在学校绝对是坏小子,从八年级开始,我就是班里最淘气的学生之一。但是,一回家我就变得异常安静。”他回忆道:“我经常在放学的时候,和别人打架算账。有一次,有人打了我弟弟,我就把那家伙打得满地找牙。那时候,我确实是个非常好斗的孩子,没人敢惹我。”
兄弟姐妹们也列举了一些阿米尔在家淘气的趣事。事实证明,即使是成名之后,阿米尔在片场也经常淘气。儿时,他经常制造一些小游戏,让弟弟妹妹为自己跑腿。比如:他想喝水了,就会告诉弟弟和妹妹,看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打一杯水过来。
在阿米尔的童年,给他带来最大影响的是他的母亲兹纳特·侯赛因。2008年,阿米尔接受采访时,很动情地回忆道:“母亲对我的影响最大,也是我最亲近的人。她的内心既强大,又感性,经常为他人着想。她是位伟大的女人!”正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塑造了这位巨星的人格魅力。
网球赛场是阿米尔最早得以像演员一样展示自我的舞台。有一个趣闻是:电影人阿素托史·哥瓦力克第一次见到阿米尔是在卡尔体育中心,当时阿米尔只有12岁。他很早就到了,开始自己练习。阿素托史走过去问他要不要和自己一起打球,阿米尔当场拒绝,还让他别打扰自己练习。阿素托史一开始觉得这个孩子太狂妄了,但看了一会儿他的球技,不得不承认他打得的确太好了,甘拜下风。
阿米尔对于网球的追求比较执着,他打球期间从未错过一次练习,即使在斋月的禁食期间也是如此。这样的投入,使他在校期间蝉联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网球联赛少年组冠军。
网球运动还教会了阿米尔博爱精神。阿米尔说:“每次比赛回来,母亲总是问我输赢。一般都是我赢,我就会很高兴地和她分享我的胜利。有一天我回家,她还是这么问,我的回答也一样。然后她说了句话,这句话改变了我对于人生的看法。她说:‘我想知道输了比赛的那个孩子现在是什么感受,想知道当他走进家门说出失败的消息时他的妈妈是什么感受。’我突然明白:事情总有多面性,应该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阿米尔灵活的思维,还体现在他高超的国际象棋技艺上。他从童年至今,一直挚爱着象棋。在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拍摄《三傻大闹宝莱坞》时,阿米尔就经常和学校的象棋队队长切磋,事实证明,就连印度年轻人中最聪明的商业人才都曾是阿米尔的手下败将。
阿米尔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网球、象棋和魔方,都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专注和执着,这些也都是他早期追求完美的重要体现。
8岁时,阿米尔友情出演了纳西尔制片的一部影片,演了几幕戏,还出现在电影同名歌曲中。不过,对于小阿米尔来说,片场非常可怕,他曾经回忆道:“那是我第一次化妆,觉得很奇怪,像个烙饼一样被扑上粉,湿湿的,很难受,我现在还记得那个味道。”
虽然有了这么一次短暂的荧屏亮相,但是阿米尔的家庭对他仍另有期望。塔希尔希望儿子能成为工程师或者医生,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和自己一样,将一生奉献给电影事业。和阿米尔一起做出这个选择的,还有他的同学阿蒂特亚·巴塔查亚。
阿蒂特亚出身孟买著名电影世家。两个孩子还没毕业的时候,阿蒂特亚就已独立拍摄了一个40分钟的短片《偏执狂》,通过实践摸索出了拍摄电影的过程。阿米尔以场务、助理导演、出品人等多重身份参与其中,后来阿蒂特亚还邀请阿米尔出演。阿蒂特亚回忆道:“《偏执狂》是一部非常简单的电影,更像是我们做的试验品。”
这次看似小孩儿过家家的尝试,让阿米尔真正明白了他的使命。二十多年后,在接受M杂志采访时,他说:“直到拍摄这部电影时,我才真正弄懂电影的拍摄过程,也正是此时,我确定这是我一生的追求——不光是以一个演员的身份,而是倾我所有,尽我所能去完成它。”就是此时,阿米尔决定辍学从影。不出所料,当他告诉家人这个决定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支持他,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深夜。后来双方各退一步:阿米尔同意一边工作一边完成学业。
不过那时的阿米尔还不确定自己想要当导演还是做演员。所以,他先加入伯父纳西尔电影《人生旅途》的拍摄工作中,进一步了解电影的拍摄工序。与此同时,他还参与拍摄了科泰·麦赫塔执导的《胡里节》。
阿米尔在18岁的时候,不再想完成大学学业。他在2001年的一次采访中说:“我不相信文凭有决定性作用,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对一样东西感兴趣,就应该不顾一切去学习。我就是这样做的,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重大决定。”
阿米尔无与伦比的自信以及承担巨大风险的能力,在当时已初见端倪。
(选自《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6月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