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场舞=脑力锻炼=抗衰老
吴建永
  ◆ 吴建永

  你肯定知道运动有益,但“益”在哪里?什么样的运动最有益?

  有论文有真相。近日,一项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减缓大脑老化的速度,而相较于大家以为会很有用的骑车、遛弯儿,跳舞的作用最为明显。

  看来,广场舞风靡全球是有原因的……

  体育锻炼不仅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年轻,还有益于改善和提高大脑的功能。运动对整体健康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有大量科学证据,远远超过一切“养生保健”药物。

  广场舞作为最接地气的体育锻炼之一,它对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不可小觑。

  脑力锻炼 = 抗衰老

  很多人比较重视锻炼身体,却忽略了对脑力的锻炼。实际上脑力锻炼和身体锻炼一样,对延缓衰老非常重要。大脑和肌肉一样,不论年龄大小,只要锻炼就能提高。随着年龄增长,脑力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锻炼使一个方面的衰退由另一方面的功能增强得以补充,保持总体的实力。因此,锻炼脑力不是被动修补,而是主动地防止衰老。

  脑力锻炼之所以能够主动防止衰老,一个关键原因是“绕路原理”。伤病、衰老会造成器官硬件损伤,有些甚至是永久性的,但大脑有强大的“绕路”能力,可以绕过不可弥补的硬件损伤,利用身体其他资源恢复功能。

  一个日常例子是,当我们做事时伤了一根手指,我们会立刻贴上一块胶布,然后跷起“兰花指”继续工作。这个姿势就是大脑的绕路方案,可以不影响继续工作的功能而同时避免触碰伤口。由于有了绕路能力,许多硬件损伤对生活造成的重大干扰只是暂时性的,生活质量经常在几个月内就能恢复。

  年纪越轻,绕路补偿的能力越强。比如,小孩因脑外伤损坏大脑语言区后,会在大脑的另一半球重新建立一个语言区,而老人中风后的失语往往是不能恢复的。但是,中老年人通过脑力锻炼产生的绕路能力也是惊人的。比如,上面说的“兰花指”现象也可以广泛出现在老人中。

  除了大脑,血管也会绕路。体育锻炼时肌肉的大量活动会增加血流量,血流量的增加会使血管网络优化,绕开被堵塞的血管。在脑力锻炼时,脑中的血管也经历同样的过程。神经细胞的活动需要大量能量,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而使血流量大大增加。此过程优化了局部血管网络,对堵塞的血管进行绕路。这种血管网络优化会大大减轻由于衰老血管堵塞造成的神经损害。

  脑力锻炼就是不断地自我修复,绕过损坏的神经线路而保证整个网络的功能完整的过程。无论年轻年老,大脑和身体上很多器官都可能出现损伤,但身体有极强的绕路能力,绕过损坏的部分,恢复生理功能。

  广场舞 = 脑力锻炼

  运动是由神经系统指挥的,在指挥逐渐衰退的肌肉、骨骼的过程中,神经系统需要不断地绕路。以广场舞为例,大脑要不断地根据现在肌肉、关节的能力调整以前的动作定型,以实现目前的动作姿势。如果脑中执行运动的线路发生损坏,导致某些肌肉速度减慢或力量减弱,就要通过调整找到新的可行方案,即增加或减弱某些肌肉的力量,或让更多肌群参与,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目标动作姿势。因此,跳舞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磨合现有的神经线路和肌肉关节系统,从而在神经和肌肉、关节出现损坏的情况下,仍然拥有最佳的平衡和运动能力。

  提到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的共同锻炼,我还要进一步科普一下记忆。记忆分成“显性”和“隐性”两大类。

  显性记忆主要是“陈述性记忆”,又分成两类。一种是“语义记忆”,比如你记住的课堂知识;另一种是“情景记忆”,比如你早饭吃的是什么。隐性记忆主要是“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比如,你小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来十多年都不再骑了,但只要一接触自行车你还是马上能骑,这用到的就是程序性记忆。 

  回到广场舞的例子。随着音乐跳舞,锻炼的是程序性记忆;休息的时候和昨天刚认识的大妈打招呼,锻炼的是情景记忆;进一步和大妈聊新闻,锻炼的则是语义记忆。

  虽然程序性记忆是终生不忘的,但用年轻时的程序性记忆指挥老年的肌肉却可能有很大问题。因为程序性记忆存储的是肌肉收缩的时间顺序和强度,你的肌肉、关节每天都在变化,程序性记忆也要每天变化,才能使运动能力不断处于优化的水平。这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神经科学基础。而陈述性记忆呢,也需要不断回忆、处理再存储的强化过程。因此,持续地参加社会性活动,不断和他人交流,是巩固陈述性记忆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从锻炼身体和脑力的角度来看,广场舞简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活动。一个小广场产生的健康效应也许超过一所大型医院,而且在医院卧床不起可能对健康产生极大的损害,而在广场上跳舞却有极大的益处。

  脑力锻炼并不神秘,追个剧,刷个圈都算脑力锻炼,简单地说就是多用脑。看、听、想、说和运动都要用脑,也都是脑力锻炼的项目。

  比如,你常常看电视剧,那么你的图像处理能力就不断地得到锻炼。又如,你积极参与微信互动,这样通过文字接受信息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以此类推,跳广场舞,参加同学会活动,组团旅游,参加公益活动,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乐器等等,几乎所有与新鲜事物打交道、与人打交道的活动都是脑力锻炼的项目。

  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脑力锻炼呢?答案因人而异,总原则是要有“挑战性”。

  第一种挑战是逐步增加。比如,你在看微信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灌水”行为,先学点赞,然后发表情包,之后又去写一句话的评论,进而自己写短文和贴自己的摄影照片。这些都是有效的脑力锻炼。

  第二种挑战是触类旁通。比如,你喜欢天天读文字,就可以锻炼一下整理和表达能力,试试写文章。

  第三种挑战是有意锻炼自己不擅长的事。比如,你是天天关在屋里的人,就应该出去跳舞;如果你不善言语,就应该多和人谈话交流。

  在最开头提到的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一部分老年人重复进行骑自行车或步行,而另一部分老年人每星期都安排新的舞蹈排练。在不断学习改变步态、手臂动作,适应新的速度和节奏的同时,他们的大脑时刻保持在学习状态,正是这样的学习状态,让大脑减缓了老化速度。

  而减缓老化的证据,就是大脑中海马的面积。运动可以增加脑中掌管记忆的关键结构——海马的血流量和体积。锻炼者学习和短期记忆的能力比不锻炼者明显高。2016年5月,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的科学家在顶级科学期刊《细胞·代谢》上发表一篇文章,指出在锻炼中分泌的一种蛋白分子可以进入大脑,使海马更多地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提高记忆能力。这就是运动增强记忆的分子机制。

  (选自《科学画报》微信公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阅读上海100胜67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金山教育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广场舞=脑力锻炼=抗衰老
回忆长乐邨
重庆之眼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2广场舞=脑力锻炼=抗衰老 2017-09-06 2 2017年09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