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一放松之际,新的网红又来了。
这回登陆魔都的有两样:一是某蛋糕,据说是“蛋糕里的爱马仕”,上周末在一豪华商场里开张,距离“爱马仕”专卖店也不远。另一样则是某彩妆品牌,尤以腮红最为著名。
当然,要称得上网红,最重要的验证指标便是排队时间。如果不是人山人海、黄牛出没,怎能证明“红”?这两天,买蛋糕的排队时间在4至5个小时,腮红呢?说是排2个小时能到柜台边。朋友圈里,不少人晒着蛋糕奢华的名字和价格以及魔幻的腮红颜色,争论着价目单是原始数字还是经黄牛加价的。昨天在电梯上还听到两个小姑娘闲聊,“那个蛋糕之所以那么贵,好像是因为里面有金箔。”出了电梯,又有人传因为人太多,蛋糕店一度被停止营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我仍然注意到了一些其他的声音。有人以“人傻钱多”来调侃痴狂的赶时髦朋友,此话虽有些尖刻,但并无太多恶意。还有人指出“蛋糕店前的排队人群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暗示有部分“职业排队手”飞速转场,再一次投身于为制造新网红所需要轰动效应的洪流中去。
蛋糕与腮红齐齐亮相,风头直逼之前的“人广双雄”。而“人广双雄”今安在?要喝那杯奶茶,现在不排队的几率挺高;还有那个奶油肉松点心,几次在地铁站里,都看到有黄牛在原价出货。昔日网红亦成平民模样,更新换代之快、喜新厌旧之烈,大都不留余地。可以想见的是,若没有扎实的市场基础和制作工艺为支撑,这个过程还会越来越短。
不由想起另一些“网红”,比如阿大葱油饼、梦花街馄饨等等,以及很多独此一家的老字号。不管潮起潮落,今天它们的店门前仍然排着长队,一如已经过去的几年、几十年,手艺人靠手艺吃饭,食客们为手艺倾倒。当“网红”同时代表着工匠的精神、心中的牵挂、城市的情怀,它们应该还会继续红很久。
并不排斥各类新网红的层出不穷,且看它们的生命力能否顽强,是否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