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短,短到几十年如白驹过隙;人生又很长,因为每过一段,人都会有新的梦想。对于我来说,临近退休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创办一家自己的公益机构。
公益梦起源于2006年,那年考出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也许是因为曾经有过十年中学老师的经历;也许是因为记者职业对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许是因为期盼儿子健康成长的母爱;也许是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所在;当年我的心里开始有了一个念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帮助那些遭遇心理问题的孩子和家长。
公益前行的路上,遇到了企业高管周老师、社区学校张校长、幼儿园胡老师、小学陶老师、医务工作者钟老师、精神科医师牛老师,还有很多怀揣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同路人,我们组成心理服务团队,一起参加各项公益活动。
渐渐地,成立一家自己公益机构的梦想自然形成了。可按当时的政策,成立社会组织需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挂靠”,我们这个找不到“婆家”的“草根”团队,圆梦无望。
转眼到了2014年4月,《上海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若干规定》颁布执行,成立服务类社会组织可以不需要找“婆家”,直接申请登记了!我的圆梦时刻也随之到来了。
记得申办之初,当时分管的徐汇区民政局黄琴副局长、徐汇区社工协会朱会长亲自前来考察,面谈结束时,黄副局长当场表态,徐汇区欢迎你们这样的专业服务团队。当晚,我在家里填写申请表格,准备第二天去递交材料。当填到机构名称时,问自己:为何在临近退休之年,要去创办这家公益机构?答案是:想干一件自己真正觉得快乐的事情,那就叫“乐事”吧。
2014年5月12日,我们的上海乐事社工师事务所在徐汇区民政局登记成立,成了新政策的第一批受惠者。不仅如此,乐事还幸运地享受到了徐汇区民政局的新办社会组织扶持政策,免费入驻徐汇区公益社会组织孵化园,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并且获得了5万元开办资助金。在政府的各项支持下,我们的团队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至今,乐事已经成立三年多了,其间我们承接了不少公益服务项目,受益人数有数千,服务对象包括肿瘤患者、社区困境儿童和家庭、幼儿园、中小学家长、复旦儿科医院大病患儿,等等,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系列活动品牌,如:“乐事魔法故事汇”、“乐事家长会”、“乐事读书会”等,在公益领域不断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
在服务过的人群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个6岁的男孩和他的父亲。那是个单亲家庭,离婚又身患顽疾的父亲本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6岁的男孩聪明好动,内心自卑而极度渴望关注。第一次团辅活动时,男孩是奶奶带来的,爸爸根本没有出现。第二次是奶奶、爸爸和男孩一起来的。从第三次起,奶奶不见了,每次都是爸爸亲自带儿子来,下大雨也从不缺席。活动中爸爸的参与越来越积极,到十次活动结束时,男孩各方面表现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分享感受时,那位爸爸激动地表示,非常感谢政府的关心,感谢老师的付出,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帮助他自己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现在,他已经找到了适合的工作,今后他愿意更好地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这一刻,全场掌声响起,一年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助人自助,做公益的快乐将鼓励我们不断前行。
十日谈
百姓新曲
责编:刘芳、史佳林
感受到司法改革给老百姓和法院带来的新变化,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