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老三届/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当“土电工”
顾仲源
  1969年2月,年仅16岁的我被统一分配到上海县新泾公社程桥大队张泾生产队插队落户。要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那么我在这广阔的天地中,还做过四年的“土电工”。

  1971年下半年,队里要我兼做“土电工”这门“技术活”。对我们这批1968届初中毕业生来讲,实际只读了一年的初中课程,还未接触物理课,对“电”的知识是一片空白。叫我当“土电工”,真是零起点。  

  实际上,电工并没有“洋”和“土”的本质区别,只是因没有正规的关于“电”的理论知识、没有正规的“操作证”,仅在生产队里“务农兼弄电”且设施工具比较简陋而称为“土电工”罢了。在公社举办的土电工培训班上,我如海绵吸水般听、记,回家再复习发给的《电工手册》等资料;向有电气知识的大队电工和一些有操作经验的“过来人”请教……不久,我懂得了什么是220伏和380伏电压、懂得了农村动力电和照明电的区别,懂得了电动机有顺转和倒转之分,懂得了农用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安装操作方法,懂得了入户电表和家庭电路原理,学会了接线技能以及故障原因的查找、维修方法等等,并且在实践中边操作边思考边提高。当然,我也不慎尝过触电的“滋味”。

  当年生产队的经济比较薄弱,所以队里强调要节约开支。本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我想方设法少花钱办成事。队里的农机器具坏了我动手检查,能买来零件自己动手修复的就不外送修;能到厂家修的碘钨灯管就骑着自行车送到厂里修复而不买新的;从废品站淘来铁管子到大队修配站加工焊接能用“土办法”伸缩拔高方便又实用的小太阳(碘钨灯)三脚架子,便于田头开夜工照明用。为社员家中装电表装电灯也是同样,尽最大可能减少损耗和浪费。我先后为二十多户社员家中安装电表(当年供电局对一个生产队只安装一个大电表,各家各户的小电表都由自家买、队里装)或电灯;为社员家中修个开关换个灯头更是随叫随到。我还曾“发明”将一只废旧倒顺开关改装后用来“三个开关控制一只灯”。

  当年供电部门除了给生产队(村宅)安装到一只大电表外,后面的线路设施不管是室外室内的,全由队里负责安装维护。由于年久时长,电杆歪斜欲坠的、电线老化陈旧的状况不断出现,必须翻新整修。大队决定集中各队的土电工进行整修会战。1973年的6月下旬,由大队电工牵头,带领各小队土电工集中力量一个队一个队地打“歼灭战”。10来名土电工集中开工、协同配合,竖电杆、放线、紧线、固线,更新配电间设施,优化入户线路等等,经一个月的通力合作将各生产队的室外线路全部整修了一遍。虽然夏天酷暑在电杆上竹梯上攀上爬下弄得满身是汗、工作服上盐渍斑斑,大家看到集体的力量消除了电路隐患,心里都是乐滋滋的。 顾仲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家装之窗
   第A22版:家装之窗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金色池塘
   第A26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7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8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我当“土电工”
炊事班那点事
知青生活(资料图片)
中学往事
二维码扫描关注
新民晚报老三届/金色池塘A28我当“土电工” 2017-11-10 2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