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访印第安人协会主席
王殊
  王殊

  我们新闻代表团从古巴的哈瓦那经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海港到了首都基多以后,团长同志就同我们商量看望厄瓜多尔印第安人协会主席的事。他是厄瓜多尔到哈瓦那参加庆祝古巴解放大会的代表,我们是在参加大会时认识他的。他听说我们要去厄瓜多尔访问,就说如果我们有便,欢迎我们到他家去看看印第安人是怎样生活的。但是他说,他是一个佃农,白天要给主人干活,只能在夜晚才能去看望他。当时两国还没有建交,接待我们的是新华社聘请的报导员罗曼。他说,代表团日程的最后两天是到靠近哥伦比亚边境的奥塔瓦隆镇去访问,路上要经过他的家,我们可以顺道去看望他。

  因此,我们在基多的两天访问结束之后,在下午四时多就在厄瓜多尔朋友们的陪同下坐车到在基多东北的奥塔瓦隆镇去。一路上都是山区,连公路也是小方石块铺砌的。路面较差,汽车不能走得太快。当时天气很冷,山风峭劲,公路上行人很少,只有一些印第安妇女和孩子把在山上捡拾来的树枝背回家去作为燃料。这一带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区,大多数人是佃农。我们在车子里可以明显看到,这个地区的封建庄园制度。公路两旁,一块块用田埂隔开的大块的农田,每块农田的边角上又有用低矮的土坝围出的一小块农田。在有些小块农田上,还有印第安人搭的两个小圆锥形的茅舍,一个是当家的人和牛住的,另一个是他妻子和孩子住的。这些大块的农田都是地主的,土坝围出来的小块的农田是地主给佃农耕种和居住的,条件是佃农必须无报酬地给地主耕种大块的农田。这个地区的封建剥削是很严重的,常常引起印第安人的反抗。

  在天黑以后,我们在途经的小镇上吃了晚饭和休息了一会,又继续上路到九时多就到了我们在哈瓦那认识的印第安人协会主席家的附近。他是一个佃农,不能让地主发现我们去看望他。我们把汽车停在公路一侧,然后朋友们带我们沿着一条小小的泥路走到了他的小圆锥形茅舍前。他已经睡了,听到我们的声音,就起来点亮了一小盏煤油灯,给我们开了门。我们走进茅舍去,看到他同一条牛住在一起。牛是印第安人最宝贵的财产,帮助他们耕田劳动,因此只有当家的人才能同牛住在一起,他的妻子和五个孩子住在旁边的另一个茅舍里。他茅舍里用草席隔成两半,里边一小半是牛住的,外面一大半是他住的,他住的地方除了一张床和一些桌椅之外,几乎一无所有,他走到另一个茅舍去把妻子叫醒起来招待我们,他妻子在厨房里煮了一壶咖啡,请我们各人喝了一杯。他非常感谢我们半夜来看望他,说上次他在哈瓦那看到我们,请我们有机会来看看印第安人的生活情况,现在你们都已看到,印第安人是怎样生活的了,是多么的不幸和困难。这样的封建剥削,在拉美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常常引起佃农的反抗和暴动。很多有识之士已到处奔走呼号,要求实行耕者有其田,取消这种极不合理的农奴制度。他还说,他上次作为印地安人的代表到哈瓦那去参加大会,同其他代表一样,都是偷偷地去的,受到了尊重的接待,后来又偷偷地回来。

  我们不敢久留,怕惊动了住在不远的地主,可能会给他一家带来麻烦,谈了一阵以后就告辞了出来。我们赶到边境小镇奥塔瓦隆时,已经过了半夜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3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特稿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
   第B06版: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
   第B08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从悟空的“猴毛”说到女娲的“遗骨”
夜访印第安人协会主席
菲利普的方案
古镇黎里三美味
我的社区工作密码
十日谈
书法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夜访印第安人协会主席 2014-01-20 2 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