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1001夜锣声》。小敏拼命赚钱,然后一头扎进股市,结果被拦腰一刀,精神渐渐出现异常。每当夜深人静小敏就出现幻听,她一手拎起锅子一手拿起棒头拼命敲击以示驱鬼。左邻右舍早已察觉小敏神情异常,无奈,看在几十年老邻居的面上只好夜夜忍受,有的就寝前两耳塞满棉花球,有的戴着耳麦睡觉,有的索性到外租房逃避。而小敏父母不想让女儿戴上精神病帽子,所以也没送女儿看病就医。渐渐地,居民们的忍耐到了极限,他们终于不堪忍受把我喊到了弄堂里。针对小敏父母的顾虑我打起了心理战。我带小敏父母到隔壁弄堂串门拉家常,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笑嘻嘻说刚才那个人怎么样,答:蛮好的,老客气的。是吗?她十几年前得过精神病呀,经过治疗现在有了工作也成了家。两位老人顿露惊讶目光。我乘热打铁说:你二老都是明白人,难道不想让小敏后半辈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要咯要咯。那好,明天阿拉一起陪小敏去看病,好咯好咯。经过治疗,如今小敏已寻到份稳定工作了,身体状况也不错,邻居们也很高兴。
《1001夜锣声》解密:做工作要将心比心,身边事例教育效果好,心急喝不了热粥。
再来说说《35只花猫与老人》。70多岁的张老伯性情孤僻,独居一室,收养了35只流浪猫,与猫儿们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猫尿味、猫虱子扰得周围邻居无法生活,屡屡劝说张老伯都不听,大伙合计着打算动粗,张老伯也不示弱,准备来个鱼死网破。我理解张老伯的孤独,更理解周围居民的苦楚与积怨。为此,我深入“猫穴”,对老伯做起了工作。俗话说老小孩念旧,我一边与老人拉起家常,一边还把病猫抱在怀里,老人一看此景,马上激动起来,感觉遇到了知音,滔滔不绝谈起了他美好的青年时代,当老人谈兴正酣时我话锋一转:“老伯你这么喜欢动物,心地特别善良,其实应该让这些猫有个安身之处,上海有个收容流浪动物协会,我帮你去联系一下,怎么样?”张老伯看着怀抱病猫的我便点头同意了。为了不让张老伯寂寞,我特地为他留了两只健康猫,又在他窗台前栽上了漂亮的花卉,这片居民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35只花猫与老人》解密:做工作要找准切入口,语言要投机,“投其所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后谈谈《204只抽水马桶诞生记》。2009年市政府实事工程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正兴小区,10排65幢204户居民将安装抽水马桶,大家奔走相告,兴奋无比,但问题随之而来,本来就寸土如金的公用部位一下子要多出来204只抽水马桶难度可想而知,老实人挠头皮没方向,凶点的人开始撩袖口准备“抢地方”,整个小区上空弥漫着硝烟,“战争一触即发”。我连夜召开居民大会,当众宣布“设立专家门诊”,专治疑难杂症。毕竟大部分人还是有情有理的,第二天很多居民在居委门口排起了“长龙”。我分门别类,把问题相同的人组织在一起,大家共同商议共解难题,那个场面就像是上世纪60年代的民间工程队在田头干活。一时间,不愉快的气氛被瓦解难题的决心冲淡了,后来在不断协商下,大家划地定位,经过漫长又煎熬的半年,204只抽水马桶终于各归其主。
《204只抽水马桶诞生记》解密:社区民警既是心理师、烹调师,更是个建筑师,很多纠纷都是为了一个面子,一口气,你要把台阶造好,让他们体面地走下来。
总结三组密码,其实就八个字:社区民警应该具备——正气、志气、才气、人气。
有一个信念坚定地扎根在心里,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