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上演“草根起义”
计票结果显示,投票支持“脱欧”的占51.9%,支持“留欧”的占48.1%,投票率为72%。从地区来看,铁了心“脱欧”的是英格兰和威尔士,而“留欧”最坚决的则为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尤其是苏格兰,每个投票点都是“留欧派”获得多数。
分析人士认为,导致英国公投结果“脱欧”的主要原因是英格兰北部工业区长期经济不振,成为“生锈”地带,当地的萧条与伦敦大城市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最终上演“草根”对精英的“起义”。有人将此次公投比作“理智与情感之战”。英国人兼具理性与独立意识双重性格,这两种特质交织交错导致了选票胶着,最终“情绪战胜理性”的场面出现。
政治游戏终于“脱轨”
公投结果揭晓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宣布辞职。《每日邮报》说,记者们等待卡梅伦露面前,现场气氛十分凝重,像是“葬礼”前夕。
卡梅伦说,英国人决定走另外一条道路,所以需要一名新的首相,他将“在今后几周或者几个月尽职尽责,稳住英国这艘船”。他没有就离职给出具体时间表,但暗示今年10月保守党大会前会“让位”给新的首相人选。
舆论认为,卡梅伦3年前抛出公投决定,希望以此为筹码推动欧盟改革,满足英国“特殊性”需求。为了挽留英国,今年2月欧盟和英国艰难达成改革协定,“留欧”派的卡梅伦对公投信心满满,以为在这场“豪赌”中一箭双雕,没想到这场政治游戏却脱了轨。
西方民主难敌民粹
卡梅伦今后几天内将会晤欧盟官员,通知“脱欧”的决定。英国“脱欧”将触发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按照条约规定,如果确认脱离欧盟,欧洲理事会应在2年时间内与英国达成协议,并交欧洲议会批准。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24日宣布,将于28日欧盟峰会开幕前举行欧洲议会特别全会,就一项有关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评估和“脱欧”程序细则的议案进行表决。舒尔茨表示,对英国公投决定“脱欧”感到非常伤心,但这表达了英国民众的最终意愿。
“脱欧”派领军人物、独立党领袖法拉奇在投票结果明朗后发表演讲,将这天称作英国的“独立日”。英国最终“脱欧”,是对公投初衷的极大讽刺,检验出这种西方引以为傲的民主形式根本经不起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极右主义的影响。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