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交流中心”画师钱根成先生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位热情开朗、言谈风趣的老者。虽年逾花甲但一头乌发,精力充沛过人。也许是常年浸淫在艺术的环境氛围里,这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的画家同时还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会员,经常来往于上海和日本之间,担任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民间大使,步入耄耋之年依然热情、忘我、无私地积极投入工作,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在钱根成先生的画室里,见到了他创作的小幅风景油画《百年校门》,话题从这里展开。
这幅作品是钱根成特意为交大成立120周年而作。说到钱根成与交大所结下的不解之缘,要从他的青年时代说起。当年,钱根成所在工作单位和交大同属一个系统,由于他担任基层宣传干事,从事美工宣传等事务,所以工作中常常得以与交大的教授、老师们一起相互交流切磋,在经年累月的合作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回忆往事,钱根成说,自己与交大师友们的感情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就如老校友一般亲切、自然。
在创作前,钱根成为画面题材思考了很久。最终他将目光投向了最具特色又能反映百年校园风貌的老校门。交大老校门是模仿京城宫殿门的建筑,朱门碧瓦,散发着强烈的民族气息。几十年来,钱根成从这扇门里进进出出,亲眼见证了它的变迁史,对它有着难言的深厚感情。他最终考虑定位于小幅油画写实风格,以便交大的学子们一眼认出自己的母校。钱根成具有油画、国画、水彩画的功底,加之游学日本多年,他的绘画语言形成一种中西融合的美学风格。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扎实稳健的艺术综合平衡能力以及他对画面整体性掌控和调度的能力。
钱根成回忆自己青年时代与交大结缘,光阴冉冉,白驹过隙,一眨眼,自己已是花甲之年。他把这幅心爱的作品捐赠给交大,致以他心中最崇高的敬意。钱根成说:“艺术家有国籍,艺术无国界。中西方绘画尽管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背后的艺术理念是相通的。如何用油画形式表达民族命题,一直是我在艺术道路上努力探索和追求的方向。在艺术面前,艺术家要保持自己的初心。初心就是赤子之心。我会学到老,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