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上海市“十大男女寿星”、“百岁夫妻”、“十佳百岁风采寿星”名单,赶在重阳节前夕揭晓了,人们在翻阅这些名单时,更想探究的,是这些百岁人瑞究竟有何长寿秘诀,然而谁都无法给出标准答案,最好的谜底,或许只为七个字:当时只道是寻常。
现年105岁的高素君出身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老人年轻时,纺纱织布、绣花缝纫,皆可一手操持完成。高素君可能已经想不起来,自己是不是在娉娉袅袅十三余的豆蔻年华开始学做女红的,她更不会想到,她这一做,居然做到了另一个世纪,结果在可能成为上海“最后的小脚老太太”同时,摘取了“上海市十佳百岁风采女寿星”的桂冠。
此次获评上海市十大男寿星的陈仲伯老人,今年已经106岁,却依然童心未泯。刚进福利院时,他居然因为“怕难为情”而不肯把自己的“小衣服”交给阿姨洗刷。懵懂小子见了女孩面露羞色本是寻常事,难得的是,百岁陈老伯至今还保存着这份童趣童心,将其算作一个长寿秘籍,该不牵强吧?
《傅雷家书》是一本著名文艺美术评论家傅雷先生和夫人写给儿子儿媳的书信集,全书共计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长达七千多字。
杜甫《春望》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历来是百姓人家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最常用的工具。傅雷夫妇写这些信的初意,是与儿子们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孩子们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然而,这本字里行间饱含舐犊之情的家书集,最后却自然而然地积淀成一本青年思想修养读物的经典范本。
“当时只道是寻常”,语出清代才子纳兰性德的一阕《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此词文字清丽婉约,情感却是缠绵凄美,宛如心头披着一层淡淡的秋霜。
可是,我们又何苦跟着失落在往事中,而不反其意而行之呢?美好的往事带来痛苦,只乃未曾继续,如果一以贯之地保持下去,最终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岂非妙哉!
当然,坚持需要非常的恒心和韧劲。撕去一张薄薄的日历或者台历,大概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但每到年底,仔细回想一下,你是否做到每天撕去一张日历芯纸,从未采取过超前或者后补的举措?未必,未必,太多的情况下,再怎么简单的一件事情,能经年不变地坚持下来,谈何容易!
坚持的珍贵也在于此。在当今这个充满生机也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固然应该激扬创新、拼搏、腾飞的精神,但更应该保持心境的淡定和宁静,如此,才能将那一份“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事物传承下来,将其中的精华发扬开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所说的“追梦”的核心理念,想来,当被包含在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