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人都用上了手机,传统的台历、挂历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然而,仍有一种台历久经不衰,那就是经典,经典的台历物以稀贵,永远不会让人遗忘。
《海派经典·日历鉴赏》一书,是继《故宫日历》后又一种新的模式。它将眼光瞄准了当代书画名家。上海是海派书画的发源地,海派书画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岁月流淌,积沙成塔。书画日历通过日历每一天,将海派画家聚合起来,以书画实践共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华,构筑夯实海派书画大平台,拓宽艺术交流空间,拈提古今,推动海派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读者每天都能读到当今海派名家的书画精品,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阅读,来享受书画艺术品带来的美感,接受书画艺术品的熏陶,在点滴积累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话说2016年,著名策展人施平在香港书市上看到《故宫日历》一书,突然产生灵感,何不编撰一本当代海派书画名家的日历书?让快节奏的都市人烦躁之心沉静下来,在零碎的时间里接受传统书画,感受华夏文化的温暖。他决定以日历的形式主编《海派经典·日历鉴赏》一书,天天一幅画,展示海派书画家的精品,反映当代沪上画家的崇尚与追求。
《海派经典·日历鉴赏》崇尚文人思想与带有文人情趣的文人画,提倡尚意趣,崇自然,精笔墨。书中拥有不少具有出色造型技巧及深厚文化修养的作品。如方增先《杜甫诗意图》,以积墨法为杜甫塑形,带着很强的笔墨情趣。画中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处世不惊、光明磊落的文人形象令人难忘,洋洋洒洒长题直抒画家的胸臆。江宏的《东坡诗意图》,以画文人而抒己怀,“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的诗明显流露出思乡情结,以船为器,感叹人生在世,何不归村作逍遥乐,也表达了画家的人生观。陈佩秋、方增先、施大畏、周慧珺、林曦明、袁淡如、韩天衡、车鹏飞等百余位画家的汇聚令该书更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特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遴选精致唯美、文气沛然、典雅自然的书画作品,筑窠引凤,百花齐放。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日历鉴赏中可以读到海派书画家的理想与追求,他们的渴望与才情。书中每一页留有空白的纪事,读者能把2017年每一天美好的回忆变成一生可以珍藏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