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滑稽戏不滑稽’,这次《皇帝勿急急太监》会让大家满意。” 听了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打的这个包票,我赶紧去看,果然是一部好戏。
一开场,舞台上出现了全国有名的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父母代相亲”的场面,一下子把戏的主题点出来了—— “皇帝勿急急太监”,大龄子女自己勿急而父母急煞。这句话十分贴切地反映出“相亲角”中那些为子女举着牌子找对象的家长们的心态。出席的人是父母,找的对象却是媳妇和女婿,老人们乐此不疲地操劳着、纠结着、烦心着。钱程饰演主角张老师头顶一把印有儿子形象和简介的花阳伞、遮住了整个脸,这种夸张化的上场,一下子赢得观众的哄堂大笑。
两位代子女相亲的老人——心地善良的退休教师张老师和富有爱心的退休肖医生(徐磊饰),在相亲角相遇,从父母包办物色对象到子女被动无奈登场,加上相亲黄牛王成(小翁双杰饰)的从中牟利,引出了许多充满喜剧色彩的情节,不断引发观众的捧腹大笑。王成提供的四个奇葩的相亲对象,有娘娘腔、碰哭精、网红直播女和P2P男,每一个相亲者都有漫画式的夸张的表演,相亲的结果达到了黄牛预期的结果——失败;而王成和他雇佣的搭子各自从中渔利。观众从笑声中获得启示:儿女自有儿女福,父母何必太操心,当心谈婚论嫁也会变成别人骗钱的筹码。
但是,令人意外的情况出现了,失去配偶多年的张老师和肖医生在相遇后,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张老师的女儿云云要求单身的父亲必须先找一个老伴,自己才能出嫁。张老师请求肖医生帮一次忙,冒充自己的女友,到女儿工作的宾馆亮亮相。于是引出了许多可笑的情节。滑稽戏的滑稽,除用语言外,还可以由夸张的肢体动作体现。张老师希望肖医生在女儿面前,要手挽手,表示两人的亲密关系,而肖医生则显得很害羞局促,她半推半就地挽着张老师;张老师进而又请她的头部显示时钟六点零五分的姿态,靠在自己的肩上,以示亲密。两人或坐或行,机械僵硬的动作、尴尬做作的表情,显示出两人当时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并未动真情。如此亮相定格,重复多次,不用说笑言语,就赢得了观众笑声和掌声。
张老师和肖医生手挽手在宾馆和云云见面时,巧遇前来联系工作的肖医生女儿,这位自称几十年来“一只雄蟑螂也不进家门”的肖医生,顿时大为失态。为了掩饰自己的行动,肖医生佯称为张老师治疗心脏病和腿关节疼,一会儿按摩他的前胸,一面又要张老师抬起右腿,为其按摩腿上的穴位。多次的重复动作,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滑稽场景。钱程和徐磊的表演十分出色,塑造了两个肯定性滑稽人物,语言、行动虽然夸张可笑,却是符合规定情境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逻辑的,不油滑低俗,没有损害人物的正面形象,殊为不易。
这出戏充分发挥了滑稽戏的特色,故事情节、人物设置、语言曲调、形体表演,全面地展现了上海滑稽戏的艺术魅力。噱头笑料多,但是很接地气,有当下时代的鲜活感,褒贬扬抑犀利鲜明,有漫画式的夸张,但分寸把控有度。青年导演虞杰的进步也令人欣喜。
如果说这出戏的不足的话,我以为方言运用和精彩唱段还太少。这出戏配备了一个庞大的弦乐加民乐的乐队,但现在没充分发挥作用。除开场不久,两位主角各有一段传统滑稽曲调《苏滩》、《青年曲》,在戏中有几段流行歌曲的对唱外,大部分角色都没有张口开唱。全剧的方言运用也不够多样。如能辅以错杂有致的方言曲调,让张老师唱几段淮调,王成来两段南腔北调的唱段,则可能使作品增色更多。上海的滑稽戏从上世40年代起,形成了一个具有上海特色的剧种,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戏,深受观众的欢迎。《皇帝勿急急太监》的出现是一个可喜的征兆,它预示着将有更多优秀的滑稽戏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