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蹲式窗口”不能再出现
汤嘉琛
  汤嘉琛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吐槽,称郑州市社保局办事大厅的窗口设计不合理,让前去办事的民众陷入了“站也不是,蹲也不是”的尴尬境地。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民众确实要弯着腰或半蹲,才能与安全玻璃后面的工作人员交流。郑州市社保局对此回应称,已经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整改,将在服务窗口附近增设等候座椅。

  在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贪官丁义珍为躲避上访群众,故意让人将光明区信访局的窗口设计得很低,使得上访群众们叫苦不迭。两相对比,郑州市社保局的“蹲式窗口”,确实有点像《人民的名义》的现实版。目前,郑州市社保局已就此事公开做了说明,给出了整改措施,但这件事或许不应该轻易“翻篇”。

  从公关的角度来说,郑州市社保局的回应总体还算得体。不过,按照“郑州新闻广播”官方微博的说法,早在2014年就有听众反映郑州市社保局办事大厅开口过低、交谈中不适用扩音器造成交流困难等情况。有个让人困惑的问题是:一个3年前就已有的问题,为何非要等到网络爆料、媒体曝光之后才着手解决?

  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郑州市社保局此前并未觉得“蹲式窗口”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基层,很多细节都能看出职能部门的服务理念。比如,一些公务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对百姓反映的问题熟视无睹,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他们习惯了百姓“求”自己办事,就会觉得让百姓弯腰、半蹲没什么大不了的。

  退一步讲,即使郑州市社保局此前确实放置了移动便民座椅,从“蹲式窗口”依然能管窥基层职能部门的一些问题。比如,不少网友觉得社保局窗口张贴的“5点系统自动关闭”等告示,看上去有些傲慢;百姓三五成群地挤在窗口附近,也足以说明现场缺乏比较有效的引导……这并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从细节看理念。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蹲式窗口”不仅损伤了那些弯腰、半蹲的百姓的尊严,更以一种意外的方式揭开了相关职能部门的一些弊病。一些不合理的设计、一些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为“门好进,脸难看,事难办”做出了生动的注脚。在中央要求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的背景下,这种反差显得格格不入。

  百姓对政府工作的评价,源于日常生活中非常具体的事例,源于平时打过交道的职能部门,也源于他们所接触的工作人员。要塑造良好的地方政府形象,让百姓享受到优质的政府服务,各个“窗口单位”都需要端正态度,在细节上多为百姓考虑,赢得百姓的认可。诸如“蹲式窗口”这种低级问题,不应该再出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A25版:军界瞭望
   第A26版:军界瞭望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广告
“蹲式窗口”不能再出现
严打操纵
《一念无明》的意义
驱散电影票房造假的雾霾
天价空号
“高考工厂”为何能长盛不衰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蹲式窗口”不能再出现 2017-04-17 2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