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严打操纵
连建明
  连建明

  今年以来,证监会加大打击操纵市场违法行为的力度,查处了一批案件,其中,对于资本市场“大鳄”鲜言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操纵市场案,开出高达34.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上周末,针对炒作次新股和快进快出手法等恶性操纵市场行为,证监会部署了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二批案件。

  操纵市场制造人为交易,误导和欺骗其他投资者,严重破坏市场定价功能,容易积聚市场风险。操纵市场后果是很严重的,2015年下半年股市出现持续暴跌,投资者损失巨大。暴跌一个重要因素是之前出现了暴涨,一批股票在很短时间里上涨了几倍。历史上数次股市暴跌,大部分都是之前出现了暴涨,如果没有短期暴涨,暴跌的概率就会低很多。我们看美国股市可以持续上涨8年,就是因为没有短期暴涨,稳健的小幅上涨,牛市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为什么沪深股市常常出现短期暴涨?从证监会事后查处的一系列案件看,很多股票确实有人在背后操纵。大部分上市公司经营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出现重大变化,短时间里股价涨幅过大,显然是不正常的,背后大多有人为的因素。遏制操纵股价行为,就会减少股价的暴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就大大降低。

  其实,对于价格的操纵,不光股市中有,很多行业都有这个现象,比如,国内多次出现“蒜你狠”暴涨暴跌现象,大蒜这类小品种的农副产品,容易被大户操纵,“炒蒜团”发了财却苦了农民,因为暴涨之后是暴跌。

  房地产市场也有这样的现象,其中,房产中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中介是按房产总价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房价越高,他们佣金越高,当然希望房价越来越高。不少中介发布虚假的、诱导性的宣传广告,期望推动价格上涨。因此,住建部今年进行房产中介专项整治很有必要,已经查处30家违法违规中介。

  价格的暴涨暴跌,其实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打击价格操纵,应当在各个领域展开。就像证监会所说,任何时期、任何领域、任何形式的操纵行为都不可能逃离监管执法视野,也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A25版:军界瞭望
   第A26版:军界瞭望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广告
“蹲式窗口”不能再出现
严打操纵
《一念无明》的意义
驱散电影票房造假的雾霾
天价空号
“高考工厂”为何能长盛不衰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严打操纵 2017-04-17 2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