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建议获市领导批示959条
智慧在民间。如何更好地让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为上海发展积极献计献策?市信访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上开通了“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并通过“市委领导信箱”“市长信箱”“投诉受理信箱”以及群众来信、来访等多个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年来,市信访办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5万件,并积极推动“金点子”落地,编报《人民建议摘报》749期,市委书记韩正等市领导批示959条。
近年来,各职能部门越来越重视人民意见建议的办理,进入《人民建议摘报》的重要建议,有关部门的采纳率,从2012年的58.3%上升到2016年的96.3%。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五违四必”补短板,到加快科创中心建设,来自广大市民的一条条真知灼见,成为完善政策法规、辅助科学决策、制定发展规划的参考。
采纳建议遏止破坏承重墙行为
不久前,宝山区城管接到群众举报,宝林四村内有一户居民在装修时破坏了承重墙。宝山城管友谊中队立即联系宝钢集团房屋质量检测站到现场检测,要求当事人在一个月内将其恢复原状。4月6日,经房屋检测部门再次鉴定,承重墙体已按原样恢复。
近年来,房屋装修时破坏承重墙的现象时有发生,埋下了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2015年4月,市民王纪荣向市委、市政府去信,指出破坏承重墙查处难有几方面的原因:知情者,如左邻右舍,怕得罪人,不愿意诉诸法律;政府职能部门发现难、取证难;《整改通知书》形同虚设。同时他也提出了3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经市领导批示,有关部门对王纪荣的建议认真研究。去年5月3日,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本市居住房屋违法违规装修和使用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18条具体措施,对破坏承重墙等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加快了处理速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来自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专项执法行动,立案查处破坏承重墙案件469起,此外,通过教育劝阻恢复的数量多达3400余件。去年,仅宝山区城管就查处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类案件107起,处罚金额115万元。
建立罕见病名录营造防治环境
罕见病是发病率低于1/500000或新生儿发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病种繁多、症状严重,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罕见病已近7000种,但我国尚无罕见病种类的统计数据和病种目录。一些罹患罕见病的病人和家庭为此陷入困境。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陈立铭发现,尽管罕见病发病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本市和全国都有大量的罕见病患者。罕见病社会认知度低、政策保障缺乏、治疗费用昂贵。2015年9月,他通过中国上海政府网站“市委领导信箱”,建议上海在国内率先建立罕见病地方名录,为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打下基础,同时建议制药企业加强罕见病治疗药物的自主研发,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很快,陈立铭的建议被市卫计委采纳。市卫计委在多年罕见病防治工作探索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和认证,组织编制印发了《上海主要罕见病名录(2016年版)》,其中包括血友病、成骨不全症(玻璃人)、非典型性溶血性尿毒症等共56种罕见病。市卫计委还明确,从2016年起,在每年2月组织“世界罕见病日”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认知度,营造良好的防治环境,对目前可防可治的罕见病提供遗传咨询和宣传教育。
市信访办主任王剑华表示,近年来收到的市民建议一年比一年多,这也折射出上海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城市是大家的,用自己的智慧使上海变得更美好,受益的也是全体市民。
首席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