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澎,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位出色的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昆曲名家朱传茗为她精心开蒙,京剧名伶言慧珠对她倾心相授,为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长期的演出、教育实践中,又得到过梅兰芳、程砚秋大师的亲切指点;受到沈传芷、姚传芗等众多“传”字辈老师的悉心传授,积累了十分丰厚的传统戏基本功。
1.诗礼传家
张洵澎的祖籍,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浙江诸暨。她是诸暨山水精华的后代,也是诸暨人文精英的传人。
诸暨,位于浙东会稽山西麓,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在江南也算得上是山清水秀!浣纱溪(现名浦阳江)横穿而过,苎萝山沿江而立,山水相映,相得益彰——山不高,却俏;水不宽,却秀。
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最为著名的要算历史上为“国”献身的绝代佳人西施了。“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苎罗山依旧,翘首相望美人归来;浣沙溪东去,美人声吟涓涓不息……那个浣纱溪畔天真无邪得让游鱼惊其容貌之美而羞愧自沉的浣纱女,没有因为2500年的江南烟雨,让人淡忘;那个立志为光复故土而不惜献身的馆娃宫望乡台的吴王妃,透过吴越争霸的弥漫硝烟;依稀可见;那个让无数多情公子感慨万千的、跻身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西施,就是这“秀色掩今古”的诸暨传奇。
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苎萝山,是诸暨的鼓;浣沙溪,是诸暨的筝,弹一曲高山流水:引多少名人陶醉于此,在这山水风光绮丽多姿、人文历史底蕴浑厚的古国徘徊——郦道元、白居易、陆游、杨万里、徐渭、唐寅、王冕……皆为“五泄”的知音。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吴越之地,赋予了张洵澎美丽的容颜、妖娆的身姿。千百年来,发生在这片大地上的传奇故事、先民不折不挠的奋斗历程,也都在张洵澎的血液中悄悄注入了一种血腥与刚强的力量。这一切,都对张洵澎的人生与艺术道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诸暨城虽然不大,却很繁华。城中有一家姓张的大户人家,主人名叫张池香。张家家境殷实,在城内开设很多商铺。有“荣茂盛”南货店,卖南北货的;有“老隆盛”碗店,卖瓷器的;还有卖绸缎呢绒、卖福建漆器的、卖各地茶叶的、买卖金银首饰的……其中最大的就是同泰祥钱庄,用现在的来说,就是搞金融的银行。由于家产丰裕,张家被诸暨人称为“张半城”,富可敌“城”。而更难得的,张家不仅家道殷实,且算得上“诗礼传家”,家风清白、家教严谨,尤其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这位张池香老先生就是张洵澎的祖父。
张老先生膝下生有二子,长子张遇春,顾名思义,生于春天;次子张遇冬,不用解释,乃是冬季出生。
张家是当地大户,张老先生教子甚严,从小授读诗书礼仪。次子张遇冬,就是张洵澎的父亲。小张先生在父亲的督促下,勤读诗书。小学一毕业,就进省城杭州念初中。由于学业优秀,考到上海上高中,最后考进上海光华大学(即现今的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
张洵澎的母亲叫钟福梅,外祖父叫钟夏生,也是诸暨人。钟老先生膝下生有一男二女,钟福梅是他的大女儿。钟老先生身上流淌着“陶朱公”后人的血液,善于经营管理。年轻的时候到上海学习,后来到北京,在银行里从事管理工作。24岁的时候,钟老先生已经当上了北京中国太平贸易公司的经理,不久后,又到中国实业银行任经理——少年得志,前途无量。上世纪20年代,时局混乱,军阀混战,不过战事对于钟夏生一家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原因是当时已经跻身“上层社会”的钟家居住在北京的俄国租界。尽管军阀打仗,对于住在外国人租界里的民众,军队是不能进入骚扰的,华人在此可以避难。
不仅事业上意气风发,钟夏生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所有子女中钟老先生最疼爱的是大女儿钟福梅——也就是张洵澎的母亲。钟大小姐从小生得如花似玉,见到的人都忍不住要夸一句“真不愧是西施故乡出来的大美女”。更难得的是,钟小姐不仅人生的美,性子也好,且又聪明,是钟老先生的掌上明珠,走南闯北都再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