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歌坛春色、饱受世事沧桑的一代声乐艺术大师温可铮教授,逝世十周年的前夕,上海音乐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生命的咏叹——低音歌王温可铮声乐艺术集成》。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行的最具学术价值的音响文献之一。
乐坛巨匠贺绿汀一直看好并器重温可铮。高度评价他:“对声乐艺术穷尽一生的执着追求和深刻的体验、认知,在演唱上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在中国歌坛绝无仅有。”无疑,温可铮是继华人歌坛第一人斯义桂后,唯一享誉世界歌坛的一流歌唱家,是中国人的骄傲。
我和温老师相识相交二十多年,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对他十分了解。温老师待人真诚,视我如同亲人。我在他身边学到了许多声乐知识和做人之道。
温可铮一生光明磊落,从不为名利所惑。却因学识渊博、歌唱才华过人,而引起有些人的嫉妒,遭到了很多不公,甚至打压。但他一直坦然处之,认为只要有歌相伴就足矣。当然更坚信:是骡子是马,终究是要拉出来遛遛的。
温可铮当年是写下血书而离家出走,发誓要当名出色歌唱家的。他一直认为:音乐是他生活的唯一意义,他所有的自尊、自信都来源于音乐,他活着就是为了歌唱。为了歌唱,温可铮可以舍弃所有。当年结婚时,他曾郑重地对爱妻王逑说:将来我是要做半个和尚的……在以后的岁月里,温可铮清心寡欲,所有一切始终围绕着教学、歌唱。
在一个甲子多的艺术生涯中,温可铮作为一名老师,育人无数、桃李满园。同时又创下了中国歌坛的许多第一:参演音乐会近两千场,个人独唱会三百多场。除了母语中文外,他还能娴熟地运用意大利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英语等各国语言,演唱很多国家在不同时期,各种不同风格、题材和样式的歌曲近三千首,其中保留曲目达六百首。还以78岁高龄举办独唱会……诚然,温可铮把他所有的青春、才华和激情,甚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他一生追寻的歌唱事业。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转眼一瞬。但对于失去终身伴侣、人间知音温可铮的钢琴艺术家王逑而言,真是度日如年。在众多亲朋好友和学生们的亲切关怀、照顾和劝慰下,王逑逐渐走出了迷惘。她警醒到:自己不仅是温可铮的妻子,更是他事业的传承者。有责任把他终身奋斗的声乐成果整理出版,更有义务把他演唱过的声乐作品和教学经验传播发扬。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王逑把无尽的思念和所有的爱,都付诸在行动中。从自家的书柜里,上海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到上海图书馆的资料室中。从北京、上海及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里,甚至拜托外国友人从温可铮出访过的国家电台、电视台里,搜寻他每一次演出录音,从而进行复制、整理、归类。就这样,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弥足珍贵的音响资料,点点滴滴,汇聚成河。终于成就了这套集成的出版。
温可铮是用高尚的情操、气节和人格力量,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更用生命的咏叹留下了不朽的歌声,值得人们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