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日的嘉定农村,人们称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善于调处邻里家庭纠纷的年长者为“老大人”。2011年,外冈镇杏花居委会组织一批在居民中有较高威信的老人,在全镇首建“老大人工作室”。如今,“老大人工作室”在外冈22个村、居委会遍地开花,活跃在全镇的300位“老大人”改变了居委会“鞭长莫及”的困窘,提高了社区自治水平,还提升了乡村道德,凝聚了人心。
“亲自上阵” 改变居民陋习
前不久,冈峰新苑居民老杨来到“老大人工作室”激动地“控诉”:楼上老施经常往外泼倒菜汁、污水,都落在自家雨篷、阳台上。“吵了不知有几回,可他就是不改。”夏关德、龚学清两位“老大人”闻听立即赶到现场。可老施说自己80多岁了,腿脚不利索,出门倒垃圾很不方便,“以前住农村,这些东西不都是往外倒吗?”老施的理由似乎很充分。
眼见杨、施两位老人又要“大动干戈”,两位“老大人”商量了一下,很快,老龚扛来了梯子,老夏则爬上窗台,用刷子蘸上碱水,花了近一个小时,反复擦洗窗台、雨篷上的污垢,终于清除干净了。面对此情此景,不仅是老施,就连“受害者”老杨都有点不好意思。
两位“老大人”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化解了矛盾,教育、感化了当事人。老杨、老施两家关系现在不仅回归正常,双方家人还主动参与社区活动,成了新一代的社区“老大人”。
积极参与 确保“风平浪静”
有的集体上访事件也因“老大人”积极参与而“风平浪静”。一天,小区20多名业主来到“老大人工作室”,叫嚷小区部分土地被邻村“霸占”。众人怒气冲天,言辞激烈,转身就要出屋集体上访。“老大人”老夏、老龚一方面向居委、镇领导汇报,一方面稳定众人情绪,还和大家一起到现场查看,期间还耐心细致地做化解工作。很快,有关部门畅通了小区的安全通道,没人再提“土地被占”之事了。
年高德劭 礼乐教化之“宝”
“老大人”传统文化为何会在外冈镇再现无限生机?外冈镇党委委员徐红为此介绍,地处本市西北角,紧邻江苏昆山、太仓的嘉定外冈镇,尽管城镇化不断深入,但社区管理依然面临不少实际困难。
一是居住分散。外冈镇面积近51平方公里,可户籍人口仅3万出头,以杏花居委会为例,其与一些居住小区相距6公里,居委(村委)会的服务管理显然有点“鞭长莫及”。
二是集中居住。在城镇化过程中,外冈镇采用宅基地置换方式,原来散居的农民越来趋向集中居住。农民住进楼房后,身份虽变,可骨子里的习惯、生活方式一时半会儿难以与“新市民”生活对接,各类矛盾、纷争不断。
三是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混居,导致居民利益诉求相异,社会矛盾多样化。
在刚转变的农村,许多纠纷、矛盾并未上升到行政管理、法律调整的层面,人情的力量显然更凝聚人心、稳定社会。嘉定是礼乐、教化之城,外冈素来有“尊老敬贤”的传统,年高德劭的“老大人”在各方面率先垂范,由他们来主持公道,做调解“达人”,大家都爱听。
如今,外冈镇还设立了激发“老大人”积极性的各类表彰奖励制度。自2009年以来,全镇有26位“老大人”分别被评为市、区、镇级五好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和优秀楼组长,其先进事迹激励更多人为社区自治建设贡献力量。
唐静 钱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