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综合服务大厅内,用这样一句振奋人心的话语,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
一年来,东海之滨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以28.78平方公里的面积,担当起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为中国经济升级起到示范作用。
一年来,秉承“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精神,上海自贸试验区聚焦投资管理、贸易便利、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先行先试,创新发展。
不栽“盆景”,要种“苗圃”,播下“良种”的“大试验田”在这个金秋迎来一周年,一系列发轫于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正逐渐在全国生根发芽、复制推广。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这片热土上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值此“周岁”之际,本报邀请参与自贸区规划、管理、建设和研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共话这不同寻常的一年,回顾进程,肯定成绩,展望未来。本报记者更再度踏访自贸区前沿,选取先行者的创新案例,分享改革的初步经验,汇集海内外人士的评价,更加全面广泛地认识自贸区这一年。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局第一年,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幅“大未来”的宏伟蓝图,将在建设者们的手中继续展开,一步又一步地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