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副书记、市金融办主任郑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肖林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上海自贸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等专家,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褚玦海等金融机构代表十数人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制度创新有突破
管理模式更透明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表示,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自贸区应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自贸区周岁之际,“试验田”成果如何?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在座谈会上表示,自贸区金融改革在制度建设、业务创新、市场平台搭建以及金融机构聚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制度框架体系。下一步,区内的金融创新力度还要加大。市金融办将推动资本市场支持自贸区建设实施细则的出台,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支持金融市场在自贸区内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强自贸区金融安全网的建设,确保风险可控,从而稳步推进金融改革。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肖林在发言中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取得四大突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了更加开放透明的备案制投资管理体制;“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贸易监管创新提升效率;“一行三会”的51条意见构成了金融机构支持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负面清单被“点赞”
金改前景可期待
与会专家则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负面清单的法制意义和准入型国民待遇提出真知灼见。
上海自贸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在座谈会上表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给下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建议以改革促进更大的开放,尽快制定并实施更多服务业领域的开放细则。复旦大学自贸区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龚柏华则为负面清单“点赞”,称其为可推广经验的最大亮点,并且提出如果“非禁即可”的法治理念经中央政府认可,并向全国推广,接下来就可引申探索“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模式。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陈波则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提出建议,在金融政策开放之前,应该先在准入和价格方面形成一套一视同仁的待遇,为民营资本提供更多公平的发展机会。
此次座谈会还邀请了期货、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作为金融改革的一线践行者,他们对前景充满期待。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褚玦海表示,借助自贸区改革东风,能源中心将在年内推出原油期货,探索期货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变的制度创新。东方证券总裁金文忠表示,上海自贸区提供的高效运作平台为企业跨境并购把握更多好时机提供助力。上海农商银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兼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夏海林表示,自贸区分行正探索实践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汇率市场化等工作。太平洋保险集团战略企划部总经理马欣表示,公司正聚焦“负面清单管理、人民币自由兑换、财税政策”等方面,开展自贸区特色的保险业务。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