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的电热水壶坏了,想修一修,找了好多地方,没有找到一家修理店。向几个亲戚、朋友打听,也都说不知道哪里有小修小补的店铺。后来和一位卖小电器的老板说起此事,老板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修小补的人不多了。再说,现在店租那么高,这样的小生意又赚不了几个钱,谁还会干呀!”
微利的小修小补,如今似乎已成为稀有行当。记得过去,如果盆破了洞、锅烧穿了底、手电筒开关失了灵、眼镜掉了腿……往往有挑担子的或专门小店为你修补,且收费低廉。
是不是如今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消费水平提高了,稍破旧一点的东西就可以随手扔掉呢?不尽然!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还处于低收入群体。在这一消费层次的人,不可能一破即弃,他们热切呼唤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
当然,对经营者来说,小修小补利润太小,没人愿意干。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要经营者开动脑筋,能及时发现并适时顺应消费者的特殊需求,照样可以有利可图。再说,虽然绝大多数人早已走出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困境,但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物质再丰富,生活再美好,也不能丢掉这个“传家宝”。从某种意义上说,小修小补行业的勤俭美德还得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