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当地政府部门的介入和调查比较迅速,但舆论对立的局面还在持续。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大家现在谈论的已不仅仅是吃鱼纠纷,而是对旅游产业的纠结。
中国坐拥世界上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最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这让不少地方政府以为发展旅游难度并不大。依傍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经营吃住行的店家甚至直言不讳:中国人这么多,就算只做一锤子买卖也够吃一辈子。这样的产业状况和业态心理,一旦碰到游客不满足于“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开始追求“到日本做健康检查,到马尔代夫拍婚纱照,到大堡礁考潜水执照”,马上显露出尴尬和不适。
旅游体验,不仅包括吃行住玩。从近年来的旅游纠纷可以看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业层次、执法水平乃至当地人的文明程度,都释放出了强烈需求。与其说游客是在吐槽某地区的旅游环境,不如说是在追问整体发展水平和全面管理能力;与其说舆论是在谴责旅游产业“硬实力”不足,不如说是在期待与旅游体验有关的“软实力”进步。
(曹鹏程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